稳农强工筑根基活商兴游谋发展——池州从地区复建到撤地建市发展综述

池州日报 2018-06-25 07:37 大字

□ 记者 胡李美

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安徽省调整皖西南行政规划,恢复池州地区建制,辖贵池市(撤销贵池县改建而成)、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和九华山管理处。至2000年6月,池州撤地建市,池州作为“地区”存在了12年时间。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稳农强工,加速活商兴游步伐、加快池州地区经济发展?这是摆在刚刚组建的池州地委、行署和150万池州人民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稳农增收 富民兴区

池州复建之始,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10个秋天。连续多年粮食增产的喜悦,在凝成农民脸上温厚笑容的同时,也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心里形成了一个硕大的感叹号:农民人均收入只有403元!池州的农民不是缺粮而是缺钱。

“不会治山治水就不会治区。”建区之初,池州地委、行署引导全区广大农民念起“山水经”,从“山”路寻财,从“水”路求富,明确提出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池州全区经济的突破口,大幅度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开发性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步伐。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全区乡镇企业形成了“铺天盖地”之势,出现了大发展、大提高的强劲势头。

12年里,全区围绕“兴区富民奔小康”,多渠道投入资金进行林、茶、桑、水的重点开发:以占全省2.5%的人口,提前完成占全省16%的消灭宜林荒山的任务;改造低产茶园11万亩,新增桑园面积12万亩;扩大和改造大面积水面,使得水产品总产量相比1978年增加了30倍。随着区域优势的发挥,一批“资源型”、“市场型”、“创汇型”等具有特色的规模农业相继形成。以东至茶树良种基地为例,在地区复建之前,仅有270亩茶园,十几年间引进61个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建成母本园、示范园、换种改植园2622亩,成为全国拥有良种最多、繁育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良种示范基地之一。贵池、东至、青阳商品粮基地,东至优质棉、速生林基地,石台笋竹两用林基地,“两山一坑”名优茶基地,青阳桑茧绸、全国优质麻基地,贵池市和东至县“全省渔业致富工程重点县”以及以山兴村、以水兴镇、以茶兴乡等典型层出不穷。

区域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兴起,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资源增效增益,让农产品走向全国和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区兴办的230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拥有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深度加工的企业有30多家。东至的“棉-纺-织-服装”、青阳的“茧-丝-绸-服装”、石台的“竹木深加工”、贵池的“以矿业为突破口带动农业资源全面开发”,形成了以加工增值、产业联动,把资源转化为商品优势,以规模开发、集约经营,让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向资源优势尤其是农业资源优势要效益的格局,尤其是1996年11月26日,池州被国家正式批准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后,一批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国际金奖、银奖的农副产品不仅行销省际边贸市场,甚至广泛延伸到京、沪、苏、浙和海外,成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热门货。1996年全区农副产品国内交易额达6.4亿元,出口供货值近2亿元,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复区时的403元增加到2081元,池州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深化改革 强工兴企

1991年,池州地委、行署结合制定和实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确定了“稳农强工,活商兴游,重教兴科,兴区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吹响了全区以优势产业为龙头,增强工业实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努力向工业强区迈进的号角。

加快池州工业发展的动力来自改革。最初从扩大经营自主权入手,探索企业改革的有效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企改革,是以股份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的,起始于80年代中期,1992年,池州国企改革的浪潮再次兴起,试点面由小到大。到1993年,在组建的40户股份制企业中,区内企事业单位、乡镇合股兴办的超过80%,还出现一些与外省市企事业单位合股兴办的企业。

1994年初,全区选择东至纺织厂、池州汽运公司(杰达集团)、池州家用机床总厂、九华山东崖宾馆、金凤铜业有限公司,参加省百户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规范化试点。这5户企业的成功改造,标志着全区股份制试点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区按照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战略思路,采取“坚持壮大一批、出售改制一批、兼并划转一批、破产一批、外资嫁接一批、挂靠联合一批、承包租赁一批、‘退二进三\’一批、剥离分立一批”的改革形式,对80户企业进行了改革。1996年以后,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1997年,全区已拥有162户股份合作制企业。

改革使池州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基本形成了建材、机械仪表、治金、纺织、化工、轻工六大优势产业。复区12年,重工业累计总产值, (下转2版)

(上接1版)是前30年总和的5倍多,轻纺工业固定资产投入相当于前35年的总和,总体实力增强2倍。在改革过程中,地委、行署对工业结构调整提出四句话:产业结构调整要抓支柱,产品结构调整要抓名牌,组织结构型要抓集团,资产结构调整要抓存量。进入“九五”,组织实施“扶优、创牌、造舰”的发展战略,加速了全区工业化进程,冶金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池州铅锌冶炼厂成功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由一个年产铅锌总量仅为500吨的小厂发展成为主要从事重有色金属冶炼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全国铅锌铜综合冶炼最大的地方国有企业。

在重点扶持冶金、纺织、电力等一批领头企业的同时,全区还扶持了一批骨干企业和重点出口创汇企业,轻纺工业成了全区创汇第一大行业。尤其是池州港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二类对外开放口岸后,外贸运量迅速增长,1997年外贸直运量达27.54万吨,居全省沿江五个口岸之首。贵池毛巾厂的“香花”牌螺旋缎档毛浴巾、池州家用机床、东至齿轮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牌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覆盖面。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500强乡镇企业的石台煤气仪表总厂生产的“石松”煤气仪表,不仅在广州、大庆等地和华中、西北地区占有很大市场,而且进入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际市场。

外开内联 活商兴游

1992年,池州地委、行署确立了“立足现有基础,发挥两大优势(九华山和长江经济带),实行外开内联,带动全区发展”的开放开发思路。以建设世界级旅游风景区为目标,开发九华山、开放九华山,做好“九华文章”、打响“九华牌”的硬战拉开大幕。

地处池州东南的九华山是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过去,“内资不多”、“外资不来”,人们“望山兴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地委、行署遵照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池州视察工作时关于“要做好佛教文章,抓紧开发建设九华山”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建设皖南旅游区的总体部署,确立了“佛教文化繁荣,旅游产业兴旺,池州经济振兴”三位一体的思路和极具前瞻性的“以青山青水为本,走绿色现代化之路”的奋斗目标。按照这一思路,累计投入1亿多元资金对九华山进行全方位建设,大力开展推销宣传,大大增强了九华山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九华山的开发开放,带动了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的山、水、洞旅游景点的综合开发。地区复建后的12年里,全区接待国内游客1100万人次、境外旅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0亿元。

佛教“文章”,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开放中的池州相继同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香客信徒和富商巨贾建立起联谊关系,多渠道多方面地开展友好交往,九华山的旅游资源也在一步步变成更大的商品优势、更广的区域优势、更强的经济优势。九华佛茶、九华黄精、九华折扇、九华伞具、九华丝绸、九华浴巾、九华冷饮、九华山啤酒、九华山旅游产品系列,走出池州,走向国内和国际,九华山正在成为世界认识池州的窗口、池州走向世界的门户。

从“治山治水”“稳农强工,活商兴游”“打九华牌,走皖江路”到1996年列入“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区,发展中的池州,思路一次比一次清晰;从“争‘双百\’,奔小康”“达小康,地改市”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放中的池州,战略目标一次比一次明确;从“改善和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突破口”到“建立世界级风景旅游区、农业富区、工业强区”,走向繁荣的池州,决策一次比一次成熟。在池州地区改建为省辖市的2000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4.58亿元,较地区复建时的6830万元增长了近6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较地区复建时的2.44亿元增长了近7倍。

新闻推荐

升金湖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第三次周调度会在胜利镇召开

本报讯(通讯员丁浩)6月15日上午,市整改办升金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第三次周调度会在东至县胜利镇召开。会上,贵池区、东至...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