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准帮扶润民心

池州日报 2017-06-12 04:00 大字

□ 记者 王明智

“6月6日,徐胜利家采摘黄瓜203斤,徐金龙家采摘黄瓜116斤、南瓜20斤、瓠子360斤……”在东至县花园乡双河村贫困户收入清单上,详细登记着每户每日采摘农产品的种类、数量、单价等信息。

双河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化程度不高,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8户,贫困人口60人。在从市公路局选派到双河村的驻村扶贫队队长陈群川带领下,村两委干部充分调研走访,制定了符合双河村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即“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治理一条河、扮靓一片村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扶贫开发总目标。

“村里没有像样的进村道路,水利设施薄弱,河床和田地齐高,极易发生水灾……”选派到双河村后,陈群川扑下身子,东奔西走,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他争取到60多万元资金,修缮村组道路2.1公里,硬化面积共7600平方米,串联全村6个村民组,使全村800多人受益。同时,带领村两委大力兴修水利,对双河大河河道进行清淤、河堤进一步加高加固,新建提水泵站、平整土地等。修建了高标准农田排灌沟渠2000米,安排排洪涵管11处。据悉,今年还将启动老路扩宽改造2.2公里,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1800米的沟渠项目也正在施工。全村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加快产业调整、促进群众增产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修好基础设施,陈群川又开始盘算着如何让良田生“金”,造福一方百姓。2015年,在他多次劝说下,在外打拼的村民汪学林决定回乡发展蔬菜种植。村委会流转550亩土地,并与汪学林签订了6年种植合同,开办了东至县花园里鑫兴家庭农场。据介绍,蔬菜基地最高峰时一天能采摘5000多公斤蔬菜,每天需要50多个劳动力,在带动闲散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收入。村支书黄国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地租是400元一亩,劳务工资70元一天,贫困户户均年收入能增加7000元至10000多元。“蔬菜大多销往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现在大家都注重健康养生,基地里种的蔬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不愁没销路。”

贫困户徐根伙今年66岁,两个儿子在外务工,自己身体欠佳,家里的田地半种半荒,没有收入。了解到老人会养羊,扶贫工作队买来种羊给老人养殖,并帮助联系防疫和销售,去年养殖规模发展到10头,纯收入5000多元。今年,徐根伙闲时还在蔬菜基地打打零工,“帮忙干点除草、施肥等轻巧活,又多一份收入。”他开心道,“自从驻村扶贫队来到我们村,村里发生了大变化,有工作队成员的切实帮扶,我们一定能脱贫致富!”

村民汪长江原本只靠田地里一点收成维持温饱,家里连像样的住房都没有。“多亏有了家庭农场,我们把田地流转出去,还能在蔬菜基地干活,去年收入一万多元,今年收入还要翻番。现在攒了点钱,也盖新房了,你瞧瞧。”顺着汪长江指的方向看去,一栋二层小楼主体已经完工,红色瓷砖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预示着村民今后的生活更加红红火火。

真心实意的帮扶,真金白银的收入,鼓足了大家摆脱贫困的干劲和信心。“去年村里脱贫8户16人,今年拟脱贫11户24人。现在我村已被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目前已经完成旅游停车场、景点标志牌等建设,计划下一步依托蔬菜基地,发展‘开心农场\’乡村生活体验基地、有机蔬菜农业观光基地等项目,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目标。”黄国林表示。

新闻推荐

使用伪造号牌上路遇查男子竟抛妻弃子逃跑

本报讯(记者冷静俏通讯员胡龙发江登胜)“站住,别跑,别跑。”鄂S***63号牌是东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缉查布控的“问题车”,6月3日悬挂该号牌车辆现身东至县城区滨河路,被执勤民警拦停。车内驾驶员竟佯...

东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精准帮扶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