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研发“盒子”的是咱安徽人
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5时7分,由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团队研制的“空间环境下在PCR反应中DNA错配规律研究的科学载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空间中心,通过“猎鹰9号”火箭乘坐龙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该载荷将在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在轨开展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规律研究。邓玉林教授是安徽省东至县人,据介绍,目前他正在合肥注册申办一家企业用于科研转化。
“中国盒子”首登国际空间站
根据北理工大学官网介绍,按照既定计划,龙飞船将于美国时间6月6日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本次搭载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是中国空间科学项目首次登入国际空间站,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取得了“零”的突破。
本次升空的北理工空间生命科学载荷,是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和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专项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团队自主创新研制,是继该团队所研制的载荷在2011年“神舟八号”搭载、2016年“长征七号”首飞搭载以及2017年“天舟一号”搭载之后的又一次实现“太空之旅”。此次载荷将被带入到国际空间站美国实验舱,实验数据将传回给北理工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的科学研究。
研究空间环境对基因突变影响
据悉,空间飞行过程中航天员将面临多种健康威胁,其中空间辐射和微重力是导致航天员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因素。邓玉林教授介绍,早在“神舟八号”载荷实验的研究中,团队就发现了在空间环境中DNA变异的一些新现象,从而推断空间环境之于基因突变可能与生物分子进化有着重要联系。
“鉴于抗体是人体中较为保守的重要生物学元素,我们提出大胆设想,将抗体编码基因片段作为研究空间环境对分子进化影响的模型。”邓玉林说,“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空间实验进一步了解空间环境对基因突变的影响和规律。”
团队主要成员、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李晓琼介绍,此次载荷是采用微型微流控PCR仪,对抗体DNA片段进行在轨飞行状态下的基因扩增,来模拟人类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在空间飞行结束后将分析基因突变规律,进而探讨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的基因诱变机理。
据了解,本次搭载共有两组12块芯片,将对20个基因在空间环境下进行突变规律的研究。
在合肥建企业进行科研转化
6月5日,本报记者与邓玉林教授取得联系。据介绍,邓玉林1962年出生在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长岭村邓村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姊妹4人,他排行老二。虽然少年时代就离开家乡前往北京求学,但和老家的感情十分深厚,每年都要回来数次探望家人。东至二中是他的母校,每隔一两年他都会回母校看一看。不仅如此,邓玉林还十分关心家乡发展,曾引进宁夏一家集团在当地建设1000亩中药材基地。
邓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在太空上做实验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在地面的实验难度,本次空间载荷从关注航天员生命健康切入,延展到空间环境影响微(分子)进化的探索。“这是一项基础性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其潜在应用价值十分广泛”。他们正在省城申办注册一家企业,准备进行航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回报家乡。 (图片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官网)
新闻推荐
东至县胜利中心小学403班汪袁康指导老师:叶满珍星期三的下午,是综合实践课,我们等待着老师的到来。突然,老师急匆匆地跑来说:“大家到下面的雕塑旁拔草。”顿时,我想:“这节课不是综合实践课吗?怎么改成...
东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