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家住上三层楼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6-02-16 09:02 大字

■本报记者冯长福

我的家乡在东至县张溪镇联盟村,一个山清水秀的皖南山村,地处升金湖畔,自然环境很好。但由于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仅靠土里刨食,维持温饱都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靠外出打工,乡亲们的日子才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大年初二,我回到家乡,住在妹妹家。她家的新楼房让我眼前一亮,楼高三层,宽敞明亮。更让人欣喜的是,家里还用上了自来水。妹妹说,2014年8月,房子快盖好的时候,正巧赶上村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顺手”就装上了。

妹妹一家总算苦尽甘来!我在心里不禁感慨。

此前她家住的是怎样的房子啊?因所处地势较低,常年潮气重,若逢连阴雨,在家里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否则容易滑倒;一些梁柱,因遭白蚁侵蚀,或坏损难支,或摇摇欲坠。这个老房子是她婆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盖的。她在此一住就是25年。

妹妹是个憨厚淳朴、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侍奉公婆,哺育儿女,处处用心;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样样在行。日子大多是平淡而温馨的,如村边小河,缓缓流淌。

而2014年这一年,对于妹妹一家来说,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那真是苦乐参半、悲欣交集的一年啊。乍暖还寒的初春,妹妹因心脏病在省立第二医院做个大手术,尝尽极度苦险,所幸手术成功,得逃死神之手;生机勃勃的夏日,妹妹的儿子金榜题名,考上了上海海洋大学;硕果摇枝的金秋,她家喜迁新居;天寒地冻的岁末,妹妹的公爹,因多种疾病缠身十余年,终未战胜病魔,不幸离世。

这个普通农家,平凡如尘土;这个普通农家,日子有咸淡。而一路走来,总能迎着“阳光”,真的让人欣慰。

谈及这楼房,平常话语不多的妹婿有些难掩激动。 “建这房子,花了30多万。主要靠打工多年积攒的钱。要不是外出打工,哪能盖起这样的房子。 ”他在浙江温州市一家大型五金市场打工近20年了,由于文化程度低,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普工活,前些年工资很低,近年来随着个人技能、经验的提高,加上国家对农民工权益的高度重视,企业在逐步上调农民工的福利待遇,他的收入随之稳步提高。妹妹也在温州打了几年工,后来因她公爹常年患病,需人照顾,她就留在家里,边种地边侍奉老人。

妹妹和妹婿育有一双乖顺的儿女,女儿2013年大学毕业,现在杭州一家企业工作,儿子正在高等学府求学上进。今年春节一过,妹婿就带着妹妹踏上温州打工之路,依然辛苦但通向幸福。妹妹他们没什么宏大的追求,但他们有梦,有一个很平实的梦——把日子越过越好。

在村里转转,我发现村主干道两边,新添了数十栋气派的小洋楼,都是近两三年盖的,全是三层高,一律徽派风格,排列也很整齐。乡亲们说,这都是打工打来的“成果”。

居住条件确实大为改善,而美中不足的是,村里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垃圾得不到集中清理,通往各村民组的路全是泥巴路,主干道两边也无路灯,夜里黑咕隆咚,文体设施更是一片空白。 “村里没钱,上面也没啥支持,公益建设这块确实差,要慢慢来啊。 ”村支书余丰年说,今年要修通部分村组公路,往后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东风”吹进山村,村庄清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将逐步得到改进。

新闻推荐

挖渠引水保稻秧

■ 本报通讯员 潘欢欢本报记者 徐建8月7日一大早,太阳就明晃晃地照着大地,升腾起阵阵热浪。10点多,东至县胜利镇瓦垅村同心圩排灌站附近,一台挖掘机正伸着长长的臂膀和抓手,从排灌站出水的水...

东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家家住上三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