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乡绅 和三位官宦
□东至 刘国栋
5月的一天,我来到江南一个偏僻的山村,这里满眼翠绿,鸟儿啁啾,花香沁入肺腑。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别看这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在清末及民国初年,却有一位名叫王云阁的乡绅在当时颇具名气。
一走进村子,我就遇到了云阁先生的族人王永学先生,他除了作为乡村医生还兼职王氏宗亲研究会东至县副秘书长。他热情地带我到了云阁先生后裔的家里。
经过攀谈,云阁先生的音容笑貌渐次在我的眼前浮现了出来。
提起周馥、许世英以及王人鹏很多人可能略知一、二,甚或耳熟能详,但是对王云阁先生可能挺陌生,然而在当时他与这几个官员却都有过交集。
周馥(1837年—1921年),字玉山,号兰溪,安徽建德(今东至县)人,年少时曾在袁家山(今东至县泥溪镇元甲山自然村)学馆读书,年轻时还在此学馆担任过私塾先生。及后任李鸿章幕府,直至署兵部尚书、两江总督、两广总督。
许世英(1873年—1964年),字静仁,号俊人,安徽秋浦(今东至县)人。年少时曾在袁家山学馆读书,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曾担任驻英大使、安徽省省长、中华民国交通总长、国务总理等要职。
王人鹏(1866年—1921年),字友梅,安徽霍邱人,民国元年至民国六年担任秋浦县(今东至县)长,官至亳州州官。在秋浦重修梅公亭并留下佳句:“一亭飘渺临秋浦,两岸波涛送晚潮。”人鹏政绩卓著,为人清廉,深受秋浦百姓爱戴,离任时,民众赠送“清官旗”“万民伞”,还摆设香案,沿街夹道相送,有的跪拜不起,有的泣不成声……人鹏还得到了邑人周馥、许世英的嘉许,存有周馥于民国七年在梅公亭遗留的碑文为证,记叙了县令王人鹏重修梅公亭,以及奖励监犯李长生并得到乡绅(其中就有云阁先生)襄助的史实。周馥在碑记中特别提到了许世英:“时邑绅前交通总长许世英适寓天津,予询之,亦颇以为是,并助李长生五十元,予家亦助百元,俾安业焉。”人鹏擢升亳州州官就是时任安徽省长的许世英举荐的。
人鹏年轻时曾与云阁先生有过交往,有一年其家乡遭遇水灾人鹏率一班乡亲逃荒至秋浦县境,云阁先生发动黎痕父老乡亲热情收留并加以妥善安置,自此,二人义结金兰。
王云阁(1873年-1933年),皖秋浦县黎痕(今东至县利安)人,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与许世英同年,系秋浦、景德镇地区遐迩闻名的乡绅和讼师。先生年少时在袁家山学馆与许世英同窗,师从王云龙先生,并双双考中秀才。许世英在光绪23年(1897年)以拔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得一等,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主事,从此跻身官场。而云阁先生无缘参加廷试,只得回乡谋生。然而,他并不消沉,办私塾,经营木材,运窑柴到景德镇瓷厂。因是当地能写会道的秀才,每受父老乡亲嘱托为他们伸张正义,调解纠纷。进而,他研读法律,常与精通法律的许世英书信切磋,对当时的法律条文了如指掌,讼状写得严丝合缝,因此打起官司来从来都是以胜诉结案,其讼师名声如日中天,被聘为县府参议。后来,县府还曾授权云阁先生在黎痕苏村设公堂审案,处理周边的官司。
有一年山洪暴发,云阁先生家乡黎痕有很多窑柴被洪水从龙泉河冲到鄱阳湖境内,当地民风彪悍,捡到窑柴的乡民拒不交还。因系天灾,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云阁先生在鄱阳县申诉无果。其后,县长王人鹏偕云阁先生求见德高望重的耆老周馥,在周馥的斡旋下江西省府会同景德镇二府、鄱阳县府参与调解,使该事件依法得到伸张,窑柴归还原主,从此云阁先生在鄱阳湖及景德镇地方声名大振,随即他被景德镇二府衙门聘为参议员。
一支声势浩大的土匪武装欲从黎痕经过,云阁先生获悉急忙召集当地贤达相阻说,我乡民众孤陋寡闻,胆小善良,请绕道,勿惊扰他们。如果真要借道,必须捆起枪支,绕开村庄,从山梁攀越回归。土匪头目慑于先生威望及分布广泛的王氏家族势力,在当地两位乡民的带路下队伍曲道百里回到鄱阳,未踏黎痕一寸土地。
一次,秋浦县这边有个富家子弟在鄱阳县被关进班房,其家人找到云阁先生。先生到达后,经过走访,对事情有了个大致了解。他询问办案人,吾乡年轻人因何坐罪?其人回答,参与赌博。先生说,赌博不对,理当要抓。一个人赌不起来,我要见一见另外几个赌徒。办案人说,没有别的赌徒(其实,另外三个赌徒系当地人氏,他们为诈取钱财与衙役勾结设谋陷害外地人,他们几个当然没进班房)。先生说,那他是自己跟自己赌,抑或根本没有参与赌博,何罪之有?办案人因为理亏,便乖乖释放了这个在押的年轻人。
秋浦县范家,有一青年人犯了族法,族长决议要活埋。情况紧急,按族规,只有胞母舅出面求情才能救人。可是,由于兹事重大其母舅出面未果,情况万分危急。有人提议请云阁先生出面,也许还有转机。其家人遂火速赶到黎痕梓桐自然村,恳请云阁先生前往相救,可是云阁先生重病卧床,不能亲往。于是对来人说,你把我的文明棍(拐杖)带去,跟族长说明情况,他一定会饶恕的。族长见到云阁先生的文明棍,视其亲临,果然赦免了那个青年人的死罪。
有一次,一个浮梁县人风尘仆仆请求云阁先生出马。此人经过打听,到得云阁先生家里,但见一位仆人模样的汉子在庭院打扫,便说明原委。这位“仆人”指着置于堂前案桌边的拐杖说,先生不在家,你将他的文明棍先拿去,他随后就到。待那人离去,云阁先生更衣换裳,到达地方,帮助打赢了官司。后来先前那位指着云阁先生悄悄对周围的人说,原来云阁先生就是那个衣着朴素的仆人啊。
传说当时秋浦县及江西景德镇府衙法庭审案必有云阁先生到场才可开庭,倘若云阁先生因为别故不能如期前往,先生的拐杖必供在法庭之上,如其亲临。
永丰镇方家建房,误伐了坐落在田边的教堂树木,洋人没收之,并从此不许方家在当地建房居住,方家走投无路。有人想到云阁先生,前来求助。云阁先生安慰道,莫忧莫怕,你们备下一桌酒菜,送到教堂,我陪你们一起赴宴即可。在教堂内,云阁先生与洋人交锋,先是向神父道歉,说方家错把教堂的树当成自家的,是一场误会,请求原谅,然而神父嗤之以鼻,不予理睬。云阁先生只好据理力争,斥道:叶遮苗瘦,树扯禾黄;粮纳国税,树缴何粮?此树砍得好砍得在理!驳得神父哑口无言。神父看到云阁先生不卑不亢,做事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便当场做出让步,此事最终归于和解。
有关云阁先生的逸闻趣事比比皆是。今天,在云阁先生的家乡,还流传着有关他的传说与故事,方圆几百里,云阁先生俨如一位传奇人物。
值得人们永记的是,云阁先生做事低调、尊老爱幼的品行懿德。传闻先生每每经过家乡都会下马牵辔,遇到老人或小孩都要尊敬或爱怜地招呼。此外,云阁先生一生帮人打赢官司无数,却从不主动开口索要报酬,有钱之人自己掂量着给一些,穷人的诉讼费一概免除;先生不贪钱财,终身过着简朴的生活,死后依照普通规格安葬,也没有为其后代留下多少财产。
斯人已逝,而其声名与道德永垂。
东至古镇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暴雨成灾,大家都盼着早日放晴,可惜这轮降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气象部门表示,未来一周,安徽省强降水、强对流天气仍多发。安徽省气...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