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潘世鹏文图锣鼓齐鸣乐曲飘扬中午记者乘车赶往

池州日报 2014-04-24 00:03 大字

□ 记者 潘世鹏 文/图

锣鼓齐鸣,乐曲飘扬。4月15日中午,记者乘车赶往贵池区乌沙镇丰庄村采访正在这里送戏下乡的东至县心连心黄梅戏剧团。车子刚进村口,就远远听到悦耳的乐曲和锣鼓声。

走近些才看到,村委会门口的广场上挤满了看戏的群众,连旁边的水泥路上都停满了周边村庄群众的电瓶车和三轮车。台上,黄梅戏《巧齐姻缘》唱得婉转悠扬;台下,数百群众听得酣畅入迷,不时捧腹大笑。

百姓过足戏瘾

81岁的“老戏迷”纪冬九老人坐在头一排:“大姐演得好,给书呆子弟弟做了主,让书呆子弟弟娶了个好媳妇,还给来闹事的亲家公一个教训。怎么不好看嘛?”

听说丰庄在唱黄梅戏,周边村庄的群众纷纷赶来凑热闹,不少还是“铁杆戏迷”。花园村的汪家良开着三轮摩托车带着村里爱看戏的4个老伙计“浩浩荡荡”地赶到了丰庄。汪家良说:“田里庄稼事情也不多,刚好出来看看戏,过把戏瘾。去年这个戏班子在周边演出,我们来晚了没看成,特别遗憾。这次一听说这里有唱戏的,我们马上就来了。好看、真好看!”

为了让娘家爱看戏的父母亲能赶来看戏,丰庄村的王爱枝老早就给家里打去电话。这两天,父母亲利用看戏的空闲还能来看看外孙,王爱枝觉得特别开心。“我对黄梅戏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时候父母亲喜欢听,也就慢慢接受了。这次剧团在我们村里演的几场戏,不仅唱得好,而且戏剧故事很有味道,觉得挺不错的。”王爱枝说,父母亲年纪大了,看到他们看戏时的开心表情,自己觉得很满足。

心连心黄梅戏剧团是第二年在乌沙镇丰庄村演出,丰庄村“老民师”汪兆坤是此次演出的牵头人。老汪介绍说,自己年轻时就爱唱黄梅戏,这么多年了这个爱好越来越浓。以前心连心剧团总在别的村子演出,每次出去看都要跑好远的路,去年他与乡亲们合计请戏班来村里演出,没想到大伙都支持,于是很顺利地就请来了心连心剧团。老汪说:“请大剧团我们村出不起很多钱,心连心剧团演得精彩,而且价格也低廉,这是村民能够接受的最大优势。收钱少,但是唱戏的水准一点都不含糊!希望他们能常来我们这里演出。”

“这戏演得太精彩了!”演出中,不时有观众感叹在家门口就过了把戏瘾!精彩的节目让农民朋友看得喜笑颜开。

与台下热情洋溢的观众相比,台上的演员也都铆足了劲。演到精彩处,还有观众主动走到前台,给演员送上“小费”,表达对演出的赞赏和肯定。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让戏曲文化活跃乡间

看戏的入迷,演戏的投入,带队演出的剧团团长胡淑琴很是欣慰,她说,为了贴近群众需求,剧团坚持年年排新戏,不断增加新看点。“我们特别注重群众的口味,每次表演都最大程度的迎合大家的喜好,让群众欢欢喜喜来看戏。黄梅戏来源于乡间,应该走向乡间,所以我们的演出富有很强的乡土味,就是要贴近群众生活。”

无论是下午表演的喜剧《巧齐姻缘》,还是头天晚上表演的古装戏《薛凤英》,心连心黄梅戏剧团在多年的演出活动中都一直坚持“群众点什么,我们唱什么”。不仅如此,他们奉献给舞台的戏曲多与农村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或赞美忠贞爱情,或提倡邻里和睦相处,或弘扬孝老爱亲家庭美德……“别看我们剧团不大,但是在乡风文明上,我们做了很多潜移默化的工作。比如去年我们就结合计划生育,专门编排了戏剧送到乡下,受到群众欢迎。再比如《薛凤英》这部戏,就是教育大家家庭要和睦,男人要有责任感,女人要贤良。唱得都是身边的事情,观众自然爱看。”

作为一个民间黄梅戏剧团,东至县心连心黄梅戏剧团筹建于1992年,当时剧团经费不足、设备简陋,很多演员都是旺季参加演出,淡季在家务农。“如果当时没有对黄梅戏的热爱,剧团很难撑到今天。”团长胡淑琴对此感触颇深。

演员程凤梅是剧团的一名元老,从建团时就加入到现在已经工作了22个年头。作为一名老演员,程凤梅几乎熟练掌握了剧团每一个曲目,有时还要指导年轻演员。程凤梅对剧团常年在乡村演出体会最深,“唱了22年的戏,家庭确实照顾的不多,但是究竟带给多少乡亲欢乐,我也记不清,就是数也数不过来!我们这些唱戏的一年到头吃得最多的药就是治嗓子的药了。没办法,要生存下去就得坚持一直唱……”

22年的改革发展,让常年奔走于乡间的东至县心连心黄梅戏剧团同样面临考验。剧团成立以来,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和市场的问题。由于剧团成立之初就把“非盈利”作为基本原则,所以剧团演出二十多年,一直不把过分追求市场利益作为追求。也许正是心连心剧团微利求生存的理念,让他们赢得了农村的广阔市场。

黄梅梦想在乡间

心连心剧团现有25名员工,每年的演出收入除了员工工资以外,基本都投到设备更新当中。胡淑琴介绍,剧团以前发工资都是按演出场数算,后来剧团发展了就全部实行按月发工资,而且每年都不断更新设备。去年,该剧团就贷款买了价值二十多万的流动舞台车。“以前出去演出都是搭钢管舞台,现在有了演出车方便又安全。”说起心连心剧团的变化,洪小凤大娘抢着介绍说:“他们去年还没舞台字幕显示器,今年就有了,这对演员要求也提高了。”

22年里,东至县心连心黄梅戏剧团的足迹踏遍了池州的山山水水,远的还到达江西、江苏、湖北等地。每演出一场,四面八方的乡亲们都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由于表演精彩,剧团还在江西景德镇专门租用了一个剧场,常年开展演出活动,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该剧团现在每年分为两个剧组,分别到各地演出,每年的演出安排排得满满的。

尽管如此,心连心剧团也面临“成长烦恼”。由于常年在露天演出,遇到较大的雨雪天气,就无法演出。2003年,剧团共演出460多场,今年由于受到长时期连阴雨的影响,前四个月才演了一百多场。胡淑琴坦言,“找米下锅”是民营剧团与专业剧团的最大区别,他们也像做生意一样,就是要提供给群众经济实惠的服务,同时还不能增加基层负担。

剧团每次演出都是自己洗衣做饭,自己找地方住宿,不给群众增添任何负担。下午4点15分,剧团演员工作餐开饭了,六菜一火锅,大家陆续从房间出来围坐在一起,身上的妆也来不及卸。“下雨了!”坐在窗边的演员赵可林这一招呼,正在吃饭的演员们都放下碗筷迅速跑到楼下。“电子设备不能淋雨,赶紧盖上塑料布。”安置妥当后,团长胡淑琴望着越来越大的雨,开始翻看着手机,“晚上小雨,明天中雨,后天中雨……哎,这个天,怪烦的!”看到天气预报连续几天有雨,演出计划得全部搁浅,胡淑琴脸上露出愁苦的表情。

新闻推荐

记者钟斌按照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文件的规定省

本报讯(记者钟斌)按照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文件的规定,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和省地税局日前联合下发文件,公布了安徽省2014年度第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名单。池...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