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通讯员姚超绿色门槛激活园区经济无工不强作为一个山区

池州日报 2010-10-25 00:52 大字

□ 通讯员 姚超

绿色门槛

激活园区经济

无工不强。作为一个山区县,东至县工业经济一直不强。几年前,虽然也有几个小企业,但都是零星散乱,缺乏科学布局规划。东至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东至工业存在着规模小、基础差、起点低的先天跛腿,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确立,东至瞄准百亿元化工产业和百亿元机电、船舶及轻纺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在沿江布点香隅化工园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胜利工业集中区、东流工业集中区,引导企业分类入园聚集,以延伸产业链为抓手,积极做好主导产业配套,形成板块支柱产业。   

在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一块巨大的园区宣传牌矗立在入口,上面的“与绿色同行”几个字分外显眼,园区内绿树葱茏,没有刺鼻难闻的气味和黑色的浓烟,使人无法将化工和污染的联系在一起。 

正在抓紧施工投资30亿元的广信农化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将使用园区华尔泰化工的硝酸作为原料,同时离子膜烧碱项目为园区其它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化工原料———氯碱,年产值超100亿元。园内企业产品互为原料,降低成本;“三废”处理后可作化工原料,增加收入。一张严密的循环经济互联网,彻底根治了污染,激发了绿色园区产业聚集的活力,香隅化工园也由当初仅有上海“三线”留下的自强化工厂而发展成为有43家企业入驻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将好菜捡进篮子里。东至县在强力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的过程中,对入园企业设置绿色门槛,坚决拒绝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入园;加快产业链招商,实现园区良性发展。2009年大渡口、香隅两个省级开发区实现产值24.2亿元,占全县年生产总值的60%左右,工业逐渐挺起了该县经济的脊梁。(下转A3版)

(上接A1版)

绿色龙头

舞动传统农业

东至县天露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观音产业化生产实验基地,正在开发观光旅游综合茶叶园。实验成功之后,茶叶基地将发展到3000亩,最终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东至1万亩的铁观音茶叶种植。“一亩山地正常的收入是800-1000元,像铁观音基地这样的生产模式,一亩山地可以为当地农民带来4000-5000元的收入,同时围绕茶叶诸如茶具生产等附属产业也将不断兴起。”公司总经理庄西林介绍说。  

为实现北部沿江和南部山区的统筹发展,东至着力加快拉长沿江工业跛腿的同时,在保护南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开发山区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步伐,让传统农业通过产业化焕发新的活力;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农家乐等形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旅游业双轮驱动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去年南部山区食用菌产量达5万吨占全县产量的80%。茶叶年产2100吨,产值8000多万元,带动南部山区收入2000多万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联合、大户规模发展,实现了兴业富农。龙溪麻油、魏氏禽业、良种棉业、卢氏野葫芦、天鹅云尖等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公司+农户模式引领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据统计,该县农业收入四分之三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带动农民年增收300元。

城镇扩权

城镇化新引擎

在沿江工业、山区农业旅游发展渐入佳境的同时,东至县紧抓扩权强镇试点的机会、加快试点乡镇城镇化,再造县域经济新的优势增长级。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扶持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培训机会,完善就业平台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拓宽进城农民的就业渠道。2009年底,东至县城镇化率32%,是2002年城镇化率16.4%的两倍。该县通过试点镇城镇化建设以点带面,力争到2015年,县城区建成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

大渡口镇的华兴钢构公司98%企业职工来源于本地失地农民,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他们也成长为企业骨干力量,实现了企业和个人的双赢。金泽民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在月收入是以前的三倍。最近他接到通知,将在11月底领到拆迁回迁安置房的钥匙,春节前后,金泽民就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门口上下班了。在未来的半年时间内,该镇将有2000多户农民可以搬进拆迁安置新居。

在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同时,试点镇大力推进试点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形成发展合力。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通过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合理设置新农村示范点,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新闻推荐

东至讯通讯员李启贵由浙江省力帆革业有限公司投资

东至讯(通讯员李启贵)11月9日,由浙江省力帆革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PU合成革项目正式签约并落户东至县东流工业集中区,这是东流工业集中区建园以来投资最大的引资项目。浙江省力帆革业公司...

东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