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特色致富路 下活部门优势棋
■ 滕德银 张宏山
仁和区区级部门在今年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活动中,从帮助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最大化发挥自身职能和解决群众急需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所盼,让群众受益。该区安排财政资金3.3亿元,各部门筹资一百多万,解决群众紧迫的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共40个,全区“挂帮包”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走上特色致富路
“我们村海拔在1300-1500米之间,有4个小组有煤矿。年初,区农牧局在帮助我们制定帮扶规划时,使我们认识到规划不能一刀切,要分别对待。带领群众干事情,我不再迷迷糊糊了。”前进镇田堡村党支部书记吴金祥,在谈到农牧局帮助他们村理清发展思路时说。田堡村在农牧局的帮助下,依据气候、土壤、资源等实际,每个社都有了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晚熟芒果、高山肉兔、农民运输业等正在得到较好的发展。
农牧局今年帮助该村发展高山肉兔产业,免费送给10户养殖户每户5只种兔。“我以前不知道我们这里可以养兔,今天去参观两个养兔场,兔子吃什么、如何做好疾病防治、兔仔出生时如何饲养管理,我都了解了一个大概。我还拿回来一摞资料,买回了标准的养兔笼子!”田堡村的秦光礼一只手扬起刚仿照着制兔笼,笑嘻嘻地说。
“这三个小组,主要发展核桃、樱桃和竹笋,上面一个组,主要种植蔬菜,在区城乡建设局的帮助下,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了。”同德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王坤云,在谈到该村的发展规划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含含糊糊、吞吞吐吐。
农村要发展,思路首先要明确,思路对头就成功了一半。仁和区58个区级部门在开展“挂帮包”活动中,部门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实地,走百家门、找千人谈,调研、论证,帮助全区58个行政村制定了近3年的发展规划。村村不同,组组不同,各有重点,发展规划突出了科学性和因地制宜的特点。
下活部门优势棋
仁和区“挂帮包”活动领导小组在安排对口帮扶联姻和对各部门“挂帮包”工作督促、检查中,明确要求帮扶部门立足职能,发挥部门优势,下活部门优势这颗棋,瞄准帮扶工作突破口,认真落实帮扶措施,车马将帅齐出击,使得全区“挂帮包”活动效果最大化。
“今年我家一共种了10亩核桃,林业局补助了我2000元,搞了两次技术培训,如何施肥、如何管理,我晓得了一些。”在布德镇老村子村,彝族村民安子英一边给核桃施肥,一边擦着汗对我们说。在海拔1700米的猴子岩下,区林业局经过考察、论证,经过立项,帮助48户彝族农民发展了公益林建设核桃产业222亩,目前核桃树长势很好。
11月的中坝乡中坝村小纸房水库大坝工地上一派忙碌景象。这是区水务农机局在此实施的一项水库加坝扩容工程。该工程投资1400万,坝高加高7米,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该水库容量将从180万立方米提高到40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4700亩,新增灌溉面积3540亩,将彻底解决一个石墨大型企业和4200人、6000余头牲畜的用水问题。
“以前用水矛盾多,现在将彻底解决,关键是帮扶的‘亲家\’找对了。农田用水、人畜用水将不成问题,石墨厂用水得到保证后,还将解决我们村百名富余劳动力。群众有实惠,我脸上也有光。”中坝村党支部书记刘仁权说起‘亲家\’帮扶这个话题,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心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今年大旱之年,区民政局发挥职能,动用专项资金3.5万元,为帮扶村的平地镇波西村购买引水管2600米,解决22户群众吃水难问题。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曾是昔日农村道路最真实的写照。日前,记者在走访攀枝花市农村时看到,一条条新建的混凝土公路、弹石路编织起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居住在公路沿线的村民们买汽车、办“农...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