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守水厂17 年 只为给乡亲一汪清水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7-23 00:19 大字

徐世楷夫妇查看净水池。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蒲江县成佳镇的徐世楷、彭金秀夫妇,凭借自己的双手,守护水厂17年,并用13年时间建成一个现代化的自来水厂,前后花费近500万元。如今,徐世楷、彭金秀老两口均已年近七旬,除了经营水厂之外,还热衷于为附近的农户免费供水。近日,记者来到这两位老人的家里,听他们讲述了这个故事。

七旬老人免费送水无怨言

记者见到徐世楷时,他正忙着用皮卡车给缺水的农户送水。这些水都是徐世楷的水厂生产的,送水完全免费。原来,近段时间以来,紧邻成佳镇的雅安的一个村子因当地水厂检修,很久没有用到自来水,徐世楷就当起了义务送水员,开着送水车一趟趟地送水。送完水,徐世楷带记者来到城郊一条人工水渠旁,渠中是涓涓河水,一座水泥桥横贯水渠,桥后是一个崭新的水厂。

徐世楷、彭金秀老两口是成佳镇岐山村人。彭金秀是有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经担任岐山村党支部副书记。1999年两人从同村一位张姓老板手中转来一个位于成佳镇圣茶社区附近的老水厂,开始为成佳镇供应自来水。同时,老两口着手选址、准备修建一个全新的水厂。

建水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1999年开始,厂内设备陈旧了,就换新的;埋设管道太小、供水不足,就换大的;水池、房门不符合标准,就推倒重修。到2011年水厂才基本完成。水厂所有的设备都是徐世楷一家人自己添置的。

“修水厂太复杂,那就一年建一样。前后投入了500多万元,到今年,还有100多万的负债没有还清。”徐世楷说。

筹钱建厂创业之路充满艰辛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这条名为“长滩引水渠”的河流,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彭金秀在水厂附近种满了美人蕉,目前正到了开花的季节,与附近的茶园相映成趣。徐世楷还在水厂附近开挖了8个水井,一旦河水污染或者断流,就用地下水供应水厂。老两口在水厂四周安装了6个监控,全天候监控周边有无闲杂人,以及水质有无异常。彭金秀告诉记者,这条河的上游是雅安名山区,如果水质有问题,老两口都找名山区环保局求助。

走进水厂,徐世楷热情地给记者介绍了整个水厂运作的过程。徐世楷说,水厂一天最大的供水量是2000方,实际供应量每天600-800方。

刚开始时,这个水厂的用户只有180户。因为客户太少、供水量小,水厂的经营十分困难。为了铺设水管,老两口沿着社区道路,挨家挨户借钱筹集资金。一听说要用来修建自来水厂供应社区,农户们即便家里再困难,也积极出钱来响应。随着供水的客户逐年增多,2011年,水厂终于开始盈利。如今,水厂的水管网覆盖了大成路7公里、成马路4公里、成霖路4公里、成石路4公里、胜利街2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用水。当地政府也给予一定的水厂厂房改造补贴,以及免费牵引农村饮用水管道4公里。

互帮互助乡亲情义不能忘

徐世楷介绍,目前有2250多户村居民享用徐世楷的水厂供应的水,其中农户约有800户。

“农村供水不容易,村民既吃水,又用水种庄稼,用量大,特别是天旱时,一天供水1000方左右。”徐世楷说。目前水厂购置了备用的发电机,徐世楷也向大家保证:除非特殊情况,否则绝对不能断水;一旦断水,水厂负责免费送水。

除了送水以外,徐世楷一家人最复杂的一项 “工程”就是收取水费。2250多户用户都需要徐世楷、彭金秀老两口挨家挨户地去收取,一天跑下来,收费的户数不会超过100户。有些偏远的农户,都用水两年了,徐世楷也抽不出时间去收费。“一年要收两次水费,暑假一次、寒假一次,现在孙子放假回来,也让他去体验一下。”徐世楷说。

水厂附近的小区,社区居民、小商贩、小餐馆老板们都认识徐世楷一家。“徐老爹最能吃苦,身体硬朗,五楼居民缺水,他能一股劲儿将一大桶自来水送上去。”一位居民评价道。

成佳镇胜利街两旁的居民们大多是岐山村搬迁过来的农户。对于曾经的乡亲邻居,彭金秀按照最低价格收取水费,甚至减免大家1000多元的入户费。

“虽然没再当村干部了,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很想念岐山村的乡亲们。如今有了水厂,也想着能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乡亲们。随便做一件好事容易,用一辈子做好这样一件好事却很难。”想起曾经的努力付出如今终于能够看到回报,彭金秀心中感慨万千。

新闻推荐

整合社会资源 下好生态建设这盘棋

□本报记者吴平9月15日,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与蒲江县、攀枝花西区、青川县、名山区、乐至县5县(区)签订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协议,为贯彻落实“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实现四川省2020年全...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