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调结构转方式 田野上“智慧”激荡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1-19 00:09 大字

崇州现代农业基地。 资料图片

蒲江率先在全国整县实施“耕地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这是该县的茶叶种植基地。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佳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一年,也是“互联网+农业”高潮迭起的一年。在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面临“双重挤压”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书写创新转型的新篇章。

数字盘点

2015年四川省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省通过实施1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和集中发展区,预计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00亿元,增长3.5%,预计四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

精彩观点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在当前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的背景下。四川省要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年,四川省继续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产业,创造新就业;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接下来,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省上还将在不同类区(县)建设一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

主题词

确保粮食安全,农业结构悄然谋变

2015年9月,崇州桤泉镇的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区俨然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一辆辆收割机穿梭其间,收获稻谷丰产的喜悦。

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确保粮食安全是四川农业发展的主基调,也是加快转变四川省农业发展方式的目的之一。其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尤为关键。

2015年,四川省实施的《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迎来“收官”期,省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并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一批粮食生产“示范区”、培育一批适度规模经营“专业队”。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800亿斤以上,全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达到1000万亩以上。”

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四川省的农业结构在悄然谋变,一三产业的激情碰撞,激荡出别样火花。

2015年3月28日,都江堰茶溪谷人流如织,当天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农庄之旅在此拉开帷幕,正式推介四川省100家省级示范休闲农庄、2000个休闲农业景区。

如今,四川省的休闲农业的综合经营收入已比肩粮食产业。2015年,四川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发展到3.1万家,接待游客3.2亿人次,综合经营性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加34%,规模效益全国第一;带动全省1034万农民就业,同比增长14.8%,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贡献82.1元。

农业经营创新为四川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 “添砖加瓦”。崇州的“农业共赢制”,科学回答了 “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个难题;宣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发了科技人员投身乡野的激情,推动优秀创新成果转化……

主题词

互联网+农业,寻觅发展“蓝海”

搜索2015年度的经济热词,“互联网+”名列其中。这一年,互联网和四川农业产生的奇妙“化学作用”,成为四川省农业创新转型的一道缩影。

“那么多柚子,居然那么快就卖完了!”2015年的“双11”,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淘宝店售卖的400箱柚子,居然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被“秒”个精光,这让该村“第一书记”张珂嘉直呼意外。

群策村每年上市柚子30余万个,但传统渠道只能消化六成。为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该村去年9月开起了淘宝店,并在“双11”时推出秒杀活动,引来各路买家争抢。

相比于群策村的 “小打小闹”,安岳柠檬在去年“双11”期间实现了4900余万元的网上交易。从基层小产业到区域大品牌,越来越多的“川货”农产品通过互联网俏销全国。据统计,2015年1-11月,全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00亿元,互联网无疑成为了四川省农业生产的一片 “蓝海”。与此同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已在四川省多地进行实践。

“只要轻点鼠标,就能知道园区里葡萄的生长情况。”邻水县缪氏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投资1000万元引入物联网系统。通过设在园区的无线传感器,对果园、菜田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浇水和施肥,从而保持蔬果的最佳生长环境,使农业生产更加“智慧”。

主题词

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态,化解生产与环境的矛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解决化肥滥用等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2015年四川省培育了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农民专合社225个,认定测土配方施肥农企40余家,积极开展了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同时,四川省还通过创建高标准农田,推行现代植保技术等措施减量控害,培肥耕地地力和增加土壤有机质,把化肥零增长纳入对市州考核,建立了重点示范县33个、综合示范区127个。

2014年,蒲江率先在全国整县实施了 “耕地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截至去年6月底,该县“3万亩耕地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已全部完成实施。如今,蒲江县内布控了40台土壤环境大数据检测基站,并每小时更新一次土壤环境数据,又以政府补助的方式大力推广养田肥土,有机质循环养地利用……蒲江的目标很明确:用三年时间,使土壤有机质提升0.6个点,化肥逐年递减10%。目前,此项行动实施刚一年多,参与其中的农民已明显感觉到了变化。“土里的蚯蚓比以前多了很多。”蒲江县长秋乡石马村村民倪文安种了5亩柑橘,他计划今年把有机肥的用量增至90%以上,化肥用量缩减至10%以内。

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也成为四川省创新转型。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大举措。

“猪舍的粪便被干湿分离后形成沼液、沼渣,前者被制成有机肥还田,后者则直接用于灌溉,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2015年3月,成都市春耕生产暨种养循环农业现场会在邛崃市召开,当地牟礼镇小塘村的“微牧农庄”的种养循环模式引起与会者的关注。成都市于去年开始全面推广种养循环农业,重点推广PPP种养循环模式、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等。省财政也投入1600万元,全省6县试点开展“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

新闻推荐

到蒲江,耍最萌樱桃节

本报讯4月20日,蒲江县光明乡樱桃广场,在樱桃宝贝“紫宝”的簇拥下,“樱樱”爸爸和“桃桃”妈妈一家首次集体亮相,宣布2016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蒲江樱桃节正式开幕。本届樱桃节以...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