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健康城市建设实践“年度十佳”揭晓健康与发展良性互动 为市民创造幸福生活
什么是健康城市?对于这个概念,不同的机构、组织提出过不同的定义,但最有发言权的显然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用他们的话来说:“如今健康生活越来越普及、健康服务越来越优化、健康保障越来越完善、健康环境越来越舒适……”
2019年9月起,成都市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成都市健康城市建设实践十佳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推荐申报、专家初评、网络评选、专家终评等环节,“2019年健康城市建设实践十佳案例”最终产生,通过展示建设成果,激励全市不断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健康的幸福生活,也代表着成都健康城市建设这场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将一步一步走向深入。
市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
给予长期照护保障
为重度失能人员照亮生活
有这样一群人,因一次意外或某种疾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经济的负担、精神的压力压垮的不仅是他们的意志,还有那一个个深陷其中的家庭。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构建,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为长期失能人员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2016年6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当年起,选择成都等15个城市统一组织试点,探索改革路径,积累经验,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框架。
2017年7月1日以来,成都围绕筹资机制、支付标准、失能评定、服务提供、经办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高站位谋划布局,高起点制度设计,高标准经办服务,创新构建了契合市情、多元筹资、规范认定、待遇合理、社商合作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体系,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专家点评
四川大学健康城市发展中心副主任赵莉: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拓展护理从业人员就业渠道。成都通过试点和探索,制度运行平稳,成效初步凸显。
青羊区——健康传播
最通俗的语言和最有趣创意
“健康转盘”转出健康生活
近年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亚健康、恶性病年轻化等严重问题出现,越来越多人关注健康问题。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讲座,但这种“听”和“讲”的方式,缺乏互动,效果有限,适用性差,还不能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知识教育和技能指导。而常使用的健康教育工具中,BMI转盘、腰围尺、油壶等种类单一、形式单调。这些因素都为“青羊健康转盘”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创新动力。
青羊区在石人公园打造健康创意公园,开发、推广新型健康支持性工具,将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以健康转盘的形式安装在公园中,方便、实用、好玩的健康创意设计,不仅为市民休闲健康提供了好去处,也让市民增长了健康知识。
开发过程中,充分吸取和追踪健康转盘使用者对转盘的需求转变,不断改进,并进行了跨媒介开发应用,满足了各类人群的应用需求,实现一种转盘,多媒介使用,按需设计,按需制作。让普通群众在游戏中学到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整个社区的健康环境,逐渐形成“大健康”的良好氛围。
专家点评
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所长王健:
“健康转盘”是一个方便、实用、好玩的健康创意设计,可以让广大群众轻松掌握健康知识,增强发现健康问题和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行动的一次有益尝试。
成华区——特色文化
熊猫元素串起“熊猫文化”
增强健康城市建设凝聚力与向心力
成华区通过社区诊断发现:辖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22.45%,且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肥胖、缺乏运动等健康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危险行为广泛存在。为此,成华区以建设健康城市为目标,将健康促进工作融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具体实践,将特色文化名片“熊猫文化”充分融入“健康环境营造”“健康社会构建”“健康服务优化”“健康人群培育”和“健康文化弘扬”五个维度,让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具体包括该区正加快建设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依托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出极具熊猫特色的北湖生态公园;为让健康宣教更加生动,通过一只生动有趣的卡通熊猫医生串联核心宣传内容制作系列健康宣传微视频;区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了《“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合作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举办欢乐绿道健康跑活动,打造“快乐体育·健康成华”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出了具有熊猫文化特色的身心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等。
专家点评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刘兆炜:
成华区把“熊猫”作为一种标志物和提醒物,贯穿于健康环境建设中,伴随于人们行为养成中,起到了激励人们养成和维持健康行为的作用。这个做法很具区域特色,成为了成华区健康行动的亮丽名片。
郫都区——健康乡镇
“要我健康”转变为“我要健康”
“五个着力”带来健康美丽新乡村
2007年以前,郫都区战旗村村民从事的是传统农业,一家一户院落散居,大多数村民没有环保意识,畜禽养殖区和村民生活区未分开、使用旱厕、露天焚烧、污水直排等情况导致卫生隐患大,村民健康得不到保障。2009年4月,全村搬迁入驻战旗新型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经济收入得到明显改善,但卫生、健康意识差、文化素养低等问题仍然严峻。为改变落后面貌,战旗村在乡村振兴中有机融入健康元素,着力打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营造健康文化、优化健康服务、构建健康社会。
细数“五个着力”,包括着力打造健康生态环境,积极打造柏条河生态湿地,发动群众定期参与环境整治,关停、搬迁或转型高耗能有污染的企业;着力发展绿色健康产业,成立“绿色战旗”品牌创新中心,打造绿色共享产业;着力营造健康文化,挖掘自身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线路;着力优化健康服务,引进健康一体机与“智慧医疗”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了健康小屋;着力构建健康和谐社会,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一系列行动之下,居民由“要我健康”的传统健康理念逐步转变为“我要健康”。
专家点评
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所长王健 :
战旗村以“健康村镇”建设为抓手,通过健康环境整治,实现了村容村貌大改观;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了产业大发展;通过改造健康服务设施和健康文化普及,提升了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保障水平,营造出健康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形象。
锦江区——健康传播
全国首推“健康云屏”项目
让最权威的健康资讯广泛传播
在锦江区,不少居民关于健康的知识和理念以往大多是靠口耳相传或电视广告等获取,有时信息互相矛盾,让他们难辨真伪,感到困惑。为了满足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锦江区致力于提升健康知识传播的可及性以及有效性,广泛联动一切力量,创新传播手段,推出了全国首个基于权威健康知识传播的“健康云屏”项目。
以距离群众最近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健康云屏”一方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人群精准开展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医生中的“慢病名师联盟”团队,制作医学教学视频,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提升能力。
不仅如此,“健康云屏”项目通过健康科普视频,“抢占”碎片时间,向大众宣讲健康科普知识。2019年,锦江区在全区设置100个点位,覆盖机关、银行、医疗机构、地铁等单位,形成“健康云屏”科普传播网络,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专家点评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刘兆炜:
首先,“健康锦江”云屏把控住健康传播中信息准确性、科学性这个重要环节。其次,云屏项目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形成“健康云屏”健康传播网络,打造出一个辐射全区居民的线上线下互动、立体化、多维度传播网络,提升了传播的可及性和效果,为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做出了有益尝试。
新津县——健康企业
架起健康桥梁
员工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6年落户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大部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相关服务和健康知识需求较高,健康意识需要加强。为此,该公司以解决影响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为重点,通过健康环境建设,加强食品安全、职业安全、职业健康管理,培育企业健康文化,营造有益于职业健康的工作环境,推动“健康企业”建设,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公司建立起党群服务中心,集党建活动室、健康小屋、阅览室和室内锻炼场所功能为一体,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食品监察小组,每日对食堂食材进行检查并公示,确保食材的新鲜;注重职业健康管理,成立了企业专业安全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与辖区金华卫生院开通“健康直通车”;三八妇女节健康讲座、“种一个春天”植树节活动等健康文化活动多彩纷呈。员工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拥有了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
专家点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
该公司基于员工的多维健康需求,形成环境,食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健康活动的多方面保障员工健康的绿色环保型企业。整体上实现了把健康融入企业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落实到企业行动中,这在健康企业建设中具有典型性。
青羊区——健康运动
全球首座“社区足球公园”亮相
创新实践提升社区健康活力
在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同时,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继而对体育健身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青羊区经调查发现,辖区社区存在“多样性健康活动场地不足”的现状,亟待解决。
于是,去年5月,全球首座“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正式落户青羊区少城街道辖区,以“让足球运动进入社区”的创新实践亮相。该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智能化的足球体娱场地,成为一项最受居民欢迎的体育运动,培育了健康阳光的社区文化,实现了城市社区五分钟快乐足球生活圈。
它基于智能足球场的建设,能够高效利用城市绿地,通过虚拟现实、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植入,将一场足球比赛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娱乐化,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让足球运动成为男女老少均可同场竞技、共同参与的一项大众体育活动,真正做到足球文化的全民参与、全城互动和全行业共享。
专家点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
青羊区少城街道把足球运动作为全民健身的切入口,输出“社区就是足球场”的新理念,充分利用城市空地,实现一场多用,功能多样。以小带大,激活社区空间的公共活力;管理与服务智能化、智慧化;并具有成熟的赛事系统,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进一步强化健康参与的理念。
武侯区——健康场馆
“走进博物馆”直观地感受口腔文化
“博物馆走出去”辐射口腔健康教育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西口腔健康教育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口腔健康教育类专题博物馆,由华西口腔医院与成都市政府携手建立。2015年9月正式开馆以来,不断创新尝试,旨在打造一座创新型、科技性、互动式、示范性口腔科普博物馆,增强民众的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为科普主题类博物馆建立新标准,为城市打造一个旅游文化新亮点。
华西口腔健康教育博物馆以博物馆为阵地,依托华西口腔医院的资源优势定期开展义诊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口腔检查服务。除去日常定期开展活动外,特别重视重要时间节点,在“5·18博物馆日”“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9·20爱牙日”“重阳节”期间,积极开展口腔健康宣教专题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开设口腔健康专题讲座,让口腔健康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渗透到参观的每个人。
专家点评
四川大学健康城市发展中心副主任赵莉:
华西口腔健康教育博物馆开展的全民口腔健康公益活动,集萃优势资源,囊括百姓心声,以创新形式传播口腔卫生健康知识辐射大众,提高全民口腔卫生健康意识。博物馆开放以来,已经成为具有创新型、科技性、互动式、示范性的成都健康科普文化新亮点,提供了科普休闲的新方式。
天府新区——慢病管理
借力物联网技术
高效“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随访”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并列的全球“四大慢病”之一,在天府新区住院人次统计中,因慢阻肺急性加重而住院治疗的患者数连续3年高居榜首,呼吸慢病形势严峻,加强防控迫在眉睫。为此,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
2017年,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成都市同类医疗机构中率先成立首个“呼吸健康管理工作室”,为辖区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呼吸慢病患者提供社区规范化管理和社区-居家一体化肺康复训练。
2019年5月,为进一步提升呼吸慢病管理效率,惠及更多的呼吸慢病患者,天府新区呼吸大数据平台在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借力物联网技术,同时在平台上搭建医联体运行机制,实现了综合医院呼吸专科-社区卫生机构-家庭(患者)三方的紧密联动和信息共享,拓展了呼吸慢病管理的多元性并提高覆盖率,为呼吸慢病患者提供了一套更高效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随访”社区管理模式。
专家点评
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评价办公室主任医师张继昌:
如何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效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呼吸慢病社区管理中借力物联网技术,开创了“物联网+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呼吸慢病管理新模式,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价值。
都江堰市——健康社区
问需于民破题发展
社区建设全员参与
都江堰市银杏街道壹街社区成立于2010年7月,成立之初,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不同,有的认为健康社区建设就是搞卫生。此外,辖区丰富的医疗和健康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使用,造成健康社区建设缓慢、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了破题,银杏街道壹街社区以“党建引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为契机,充分整合辖区各类优势资源,全力提升辖区健康知识普及率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夯实健康社区建设基础,形成“人人知晓、全员参与、健康共享”的良好氛围。
银杏街道壹街社区按照“壹街区、一家人”的理念规划设计,充分利用都江堰水资源,彻底改造和美化了蒲阳河及太白堰。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平台,深入社区常态化开展免费医疗巡诊和健康生活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并建立了居民家庭健康档案。通过全方位的健康宣教活动,使居民能够通过不同渠道增强健康意识。
专家点评
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评价办公室主任医师张继昌:
健康细胞工程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健康社区又是健康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案例依托区域性党建联席会议平台,将社区发展治理与健康社区建设紧密结合、协调推进,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王静宇 市卫健委供图
新闻推荐
12名市民代表及成都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坐在一起摆环保“龙门阵”摆心情从2016年起,从忧心忡忡到忧大于喜,再到喜忧参...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