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政策解救的病残“动物城”
记者眼
□本报记者 王成栋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7月6日下午,面对同事的抱怨,成都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负责人周明嘟囔着,无力感愈发强烈:猴年刚刚过半,省林业厅批准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销售限额已经用完,但换来的钱,远不够堵上资金漏洞。
进入7月,打击一个连着一个。1日,暴雨冲垮了救助中心的一段围墙,因为经费紧张,缺口只能暂时用树枝挡住;隔天,新修订的野保法获得通过,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野生动物救助与保护,但如何鼓励,却没有细说,周明申请政府资金补贴的愿望,可能又要落空。
唯一可以期盼的是,有人认为,新野保法中提出“鼓励引入社会力量,通过人工繁殖饲养,壮大珍稀物种种群”,预示着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或已“松绑”。这是周明和他的救助中心,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位于郫县长乐村的成都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占地26亩,是彻头彻尾的草根机构,创始人就是周明。成立迄今11年,数以万计的伤残野生动物被送到这里——甚至当地林业部门也习惯了把伤残动物送来救治。它们中的多数,被治愈后放归自然;重伤、残疾或年老的动物会在这里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救助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几乎全靠周明自筹。
在这座“动物城”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等先后留下足迹。用周明的话说,除了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其他的种类都曾在这里住过”。
伴随动物的大量涌入,救助中心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如今,救助中心有2000只动物,多为“老弱病残”,每天的伙食费和医药费开支超过3000元。
能用的筹资办法都已用过。中心一直在尝试申请政府补贴,无奈结果是水月镜花;捐赠之路同样不顺,年初,某公益组织曾出面协助捐赠,原计划可筹集4万元善款,最终只完成了不到一半。为了省钱,周明开始拒收重病重伤动物,停发救助中心志愿者们的补贴。
而根本的办法,是救助中心自身造血——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卖给动物园和景区挣钱。“我们不缺技术,市场上需求也一直很旺盛,缺的,是政策。”救助中心志愿者李辉说,近几年,救助中心一直在售卖人工繁殖的孔雀等鸟类。不过,人工繁育许可制度对繁殖数量、销售节点和销售范围的规定十分严苛,“利润额始终在20万元以内徘徊,无法弥补缺口。”
如今,新野保法出台,更具可操作性、更市场化的人工繁育许可制度或许很快能够落地。周明期待,行政主管部门在进一步推行人工繁育许可时,能由固定销售数量变为固定销售比例,这样,剩余的动物就能由饲养者处置、售卖。这样的做法在国外已经获得成功,在刺激饲养者扩大产能的同时,也加速了动物种群脱危。
“具体法律解释还没出来,我们等着尘埃落定的那一天。”周明说,他再也不想拒收需要救助的动物了。
新闻推荐
行走□邵明亮本报记者张彧希7月8日,成都普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廖文再次走进新津县行政审批局的大门,领到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这距离他递交材料申办仅过了8个工作日,比以前整整提前了12天。...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