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农民亲历的统筹城乡改革二时间年到年关键语做好改

四川日报 2012-07-03 18:27 大字

——一个农民亲历的统筹城乡改革(二)

时 间:2005年到2006年关键语:做好改革的物质和思想准备大背景:规划管理向农村延伸,战旗村成立了合作社□本报记者 董世梅 胡彦殊

【现场】

每天巡逻,王勇都要把村里转好几遍,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十字路口和停车场是他主要负责的区域。

6月底的一天,记者见到被晒成古铜色的王勇,只见他手臂上的皮脱了一层,露出了白白的新皮肤。“这两天村里的游客多,工作量大。”

骑着巡逻摩托车,王勇在易天贵的兰草摊子前刹了一脚。“生意好不好?”王勇打招呼。“哪个图生意好哦,这个东西就是养着给村里添道风景,好看。”易天贵一边整理面前用紫砂盆装好的兰草,一边应道。

“别看他养点花花草草,当年大学生进农家的时候,他还是和大学生辩论的辩手呢。”王勇对记者说。

“嘿嘿。”易天贵说:“你的歌才唱得好,歌星。我们是啥子辩手哦,反正就是上台说话,不过确实有意思。”

易天贵和王勇越聊越欢,他们口中的大学生进农家,发生在2006年。

本以为这仅仅是战旗村统筹城乡改革中的一个小插曲,然而,在村主任高德敏、王勇的父母以及众多村民口中,这个关键词被数次提及。此外,还有关于战旗村开始进行统筹城乡改革实践的那些记忆碎片。

那一两年,村里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事儿还挺多。

村民第一次知道“家”有多大

规划管理从城市延伸到乡村

自从把家里的9亩多土地交给村里流转后,王勇和家人就很少过问,每年就定期领每亩720元租金。王勇还在二哥的豆瓣厂帮忙收账,闲时打打麻将、唱唱歌。与此同时,村里的统筹城乡改革缓慢迈进,到2006年,全村约2000亩土地,仅流转了600多亩。

如何才能加快速度?高德敏决定走出去看看。2005年,高德敏和村支书到华西村、南街村、昆山等地参观学习,还买了最新版的新农村读本。“到底是‘沟端、路直、树成行,条田、机耕、新农庄\’,还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经历最初的兴奋后,各式各样的样板让他们有些眼花缭乱。

2005年3月,成都市出台《关于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提出规划管理要从城市延伸到乡村,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高德敏说,意见的出台让他感觉豁然开朗,原来战旗村的蓝图可以自己绘,而不是要依葫芦画瓢。

要规划,首先就要测绘。高德敏回忆:“当时就觉得骑个摩托车,拿个卷尺量一下就可以了,镇上说不行,必须找有专业资质的队伍。” 不久,村里来了一批举着黄色杆杆的地质勘探队队员。“花了2万多块钱,我们觉得太贵,本来还想能不能就测量一半。”高德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测绘完毕后,战旗村人第一次知道,他们的“家”有2.06平方公里。

到2005年下半年,村里开始积极寻找公司做规划,同时征求老百姓的意见。

“村里给我们发了一张大白纸,要我们画哦。”王勇说着,拿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画起来,“幼儿园布局在沙西线旁边,方便接送,村民的房子要修在村里面,安静,还有超市……”王勇一边回忆,一边解释着自己当时的构想。

成都的未来和战旗村的未来都在这个时期逐渐清晰起来。

2006年1月,成都正式提出“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战旗村规划第一稿出炉,这纸耗资9万多元的规划中,村民房屋设计有猪圈、通了水。“当时觉得这个规划可以,但是现在想起来,觉得还是没突破,除了把大家集中起来,啥事也没成。”高德敏对这个规划还有些遗憾,不过他也感到骄傲,因为战旗村可能是全省乃至全国较早一批拥有自己规划的村庄。

此后,战旗村组建战旗现代农业股份合作社,土地集中速度明显加快。王勇也从村里频繁召开的动员大会中觉察到,更大的变革似乎不远了。

村里来了360名大学生

城乡思想文化互动试验在战旗村启幕

村里瞄准了大方向,王勇也似乎正在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2006年,王勇在村里当起了保安。当然,这个保安并不专业,甚至还要拔草、清沟,打扫村里的卫生死角。这对曾经在星级酒店当过经理的他来说,仍有不小的心理落差。但王勇的父亲王清述认为,王勇的工作是他几个儿子中最体面的了。

当保安第一个月,王勇向家人带去一个信息:“五一”期间,村里要住进来一批大学生,为了迎接大学生,村里要做大清扫。

村里要来大学生?这在战旗村乃至郫县都是破天荒的事情。4月底的一天,所有村民都接到通知,除了搞好卫生,还对大家的习惯提出了要求。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们,村民们满怀期待。一场“城乡思想文化互动试验”率先在战旗村拉开帷幕。

5月1日上午,来自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的360名大学生背着行囊走进战旗村。这群本着来体验生活的年轻人,可能自己也没想到,他们的5天经历将给这个村的老老少少带来一场历史变革前的思想准备。

王勇的家里住进了4名大学生。王清述记得,这些大学生很积极也很能吃苦,白天和大家一起劳动,晚上还辅导孙女的学习。“大学生是知识分子,和他们相处,我们都很注意,不能显得素质不高,像我抽叶子烟,都忍着不乱吐口水。”村民们争相要在大学生面前展现高素质、好习惯,大学生们则羡慕起村民们整日都能看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白天做活路,晚上,村民们与大学生联欢,大家都很积极。

王勇是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晚上大家就一起在文化大院唱歌,我比较了一下,他们的舞跳得好,但歌没我唱得好。”王勇对自己的歌喉很自信。除了唱歌,还有辩论赛,这让村民们觉得很稀奇。“本来以为大学生要来教我们,啥子是新农村?上台后才晓得是相互讨论,赛嘴巴劲,话题是‘有钱了先修房子还是先读书\’之类。”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辩手,易天贵觉得大学生们虽然没有明确告诉大家什么是新农村,却又让大家或多或少感受到了些什么。

后来,大学生离开时,村里的坝子都站满了人,好多人都哭得稀里哗啦。“感情好,相处得好好哦。”王清述说。

送别了大学生的战旗村,已经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了统筹城乡改革的一次群众思想解放。

新闻推荐

从举办论坛探讨发展路径举办品鉴会探寻市场反应到举行

从举办论坛探讨发展路径、举办品鉴会探寻市场反应到举行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大踏步迈向市场,在经历了前三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今天,以“泡菜文化与产业”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又...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