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食辣人群已超亿面对海外巨头和国内同行竞争四
目前我国食辣人群已超5亿,面对海外巨头和国内同行竞争,四川品牌调味品企业任重道远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林师傅在首尔》中有个场景:特级川菜大厨林飞到首尔的超市采购,韩国华裔老板拿起一罐汉源花椒向他推荐,“正宗的汉源花椒,味道巴适得很。”
四川的麻辣调味品果真如此风光?
近日,在成都召开的首届全国麻辣产业大会上,来自川渝滇黔等地的调味品企业代表们却说,在真实生活中,四川的品牌调味品真要卖到全国、全世界,没那么简单。
□本报记者 刘川 董世梅
现实残酷
长期局部作战、市场范围不广、品牌知名度弱,是四川调味品行业的严峻现实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2001-2010年调味品行业的销售额从277.23亿元猛增至1516.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47%,年均增速高达50%。按理说企业的日子应该是好过的,但川内调味品大佬们共同的切身感受,却是竞争激烈。
目前,四川全省范围内从事调味品生产的企业共3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
身边摆放着豆瓣酱,成都一家豆瓣企业负责人不时招徕客商品尝。“四川调味品行业同质竞争非常激烈。豆瓣打出名气了就一窝蜂都去做豆瓣,如果真有一家企业出问题,郫县豆瓣的名声就会大大受损。”他告诉记者。
四川烹饪专科学校校长卢一对此深有感受,在他看来,四川麻辣调味品企业总体还比较分散,尤其郫县豆瓣和泡菜很多还是作坊式生产,处于攻城略地、抢占市场阶段。
“虽然四川调味品随着川菜馆在全国的铺开得到迅猛发展,但‘长期局部作战、市场范围不广、品牌知名度弱\’是四川调味品行业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四川省工商联川调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巨头抢滩
海外巨头标准化生产麻辣调味品,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和巨额广告投入,这些恰恰是川企最缺的。
四川丰富的麻辣原料和国内外巨大的麻辣产业市场吸引了国内外调味品巨头。
“目前我国食辣人群由四川、湖南等省逐渐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国内食辣人群已达40%,人数超过5个亿,麻辣产业将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之一。”中国农业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冯纪福表示,从2008年开始,麻辣调味品市场进入了更激烈的品牌竞争阶段。
目前,联合利华、雀巢公司已进入麻辣调味品行业角逐,韩国最大食品公司CJ集团也已牵手四川眉山。
香港李锦记集团不仅在四川力推川菜申遗,还针对川菜研制酱料。李锦记根据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海外友人不熟悉中国菜烹饪技法的情况,研发了多种“好易煮”简便易用酱料包,比如针对国内外川菜爱好者开发的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方便酱料包。标准化生产,国际化的营销策略和巨额广告投入,并借助其全球网络进行销售,这些恰恰是川企最缺的。
除了国际巨头,来自邻省的公司也觊觎麻辣产业的市场“蛋糕”,云南省鲁甸县鑫辉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四川是麻辣调味品的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但我们在市场上避其锋芒,主打青花椒、大葱等差异化产品。”鑫辉公司营销总经理王锟说。
退而结网
传统调味品企业欲求全球化生存,需颠覆传统,在食品安全管理、产品形象、包装、定位、营销、渠道等方面下足工夫。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面对双重压力,调味品川企如何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去年底,20多家川企首次组团以调味品“川军”的整体形象,高调亮相ICE2011北京国际调味品、食品配料及食品添加剂产业博览会,成为全国参展省市中规模最大的地方团。“从2006年开始就有意识地在全国布点,和雀巢下面的太太乐等海派调味品相比,金宫鸡精等川派调味品在流通和饭店等渠道很有优势。”金宫味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还设有海外事业部,去年,出口越南就有几百万元。面对走出去的风潮,中华老字号“临江寺”也坐不住了。临江寺味业贸易公司总经理李宏伟透露,今年将投资1500万元用于改进产品形象、包装、定位和营销。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调味品企业欲求全球化生存,需颠覆传统,在食品安全管理、产品形象、包装、定位、营销、渠道等方面下足工夫。“出口海外,调味品的保存、运输、销售等方面要让外国客户方便使用。”卢一以郫县豆瓣为例,“比如可直接用来烹制牛扒的豆瓣,无需再剁细炒制,盐味也宜淡一些,产品也应适合网上销售及现代物流的快速运递方式。”
“调味企业可借助政策扩张规模,延长产业链,从单一产品生产,向多样化、高档化、方便化、复合化、营养化趋势发展。”省工商联川菜调料商会秘书长刘君贵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彧希)3月29日,“2012望丛古蜀文化节暨第二届世界蜀商恳亲大会”在郫县召开,280多位在世界各地打拼的蜀商精英和文化名人再次回到家乡,共议天下蜀人合作与发展大计。四川蜀商文化促进会会...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