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静文图如果说雷波脐橙是一幕农技推广喜剧那
□本报记者 许静 文/图
如果说雷波脐橙是一幕农技推广喜剧,那么“王冬瓜”的故事更像是一出由乐而忧的剧。
乐
从赚1.38元工钱到30多万元订单
“王德均?认不倒。”
2月20日,郫县古城镇中坪村村口,当记者说出这个名字,没人知道,后说是种冬瓜的,村民们恍然大悟:“王冬瓜啊,走,带你去。”一位村民热情地将记者引到王德均家。
黝黑的脸庞、身上沾满黄色的泥巴,见到记者伸出手,王德均下意识地在裤腿上擦了两下。“种田的,不讲究。”他有些不好意思。
离家不远就是王德均的大棚,从这里育出的秧苗远销到贵州、重庆、广安等地,别人的苦瓜苗一亩只能产3000公斤,而王德均在冬瓜苗上嫁接的苦瓜,一亩却能产七八千公斤。
王德均的绰号“王冬瓜”很有些来历。1986年,18岁的王德均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一天只有一块三毛八,连饭都吃不饱。”一天,王德均看到报纸上一个卖山东白菜种子的广告,就写信给报社,花3元钱买了一两白菜种子,种了4分地,两个月后卖了800元。
“两个月相当于打两年工!”尝到科技的甜头后,王德均开始了一场学习农业科技的“长跑”:1987年,王德均拜师当时的“冬瓜大王”吕璞修学习冬瓜种植技术,一学就是10年;1998年,成都市农科所以高出当时大学生一倍的工资聘请王德均到基地上进行技术指导;后来,王德均又去了成都市农科所位于海南的南繁中心,一干就是8年。“一直都在学习,从来就没间断过。”王德均说,海南有90%的秧苗都是嫁接苗。
2006年,王德均回到家乡郫县,依靠之前的口碑和名声,收了当地农民18万元的订金,并靠这笔资金流转了当地农民的50亩土地搞起育苗。“今年接到的订单已有30多万元,如果没有农业科技,就没有‘王冬瓜\’。”王德均说。
忧
承包地从50亩缩减到6亩
为何50亩地只有眼前的这一点?
“哎,缺人手,只有不断减少面积,现在只有6亩。”王德均长长地叹了口气。
回想刚回来搞大棚的时候,王德均说很好请人,但后来人越来越难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爸,家里打电话让吃饭了。”突然,大棚里钻出来一个小伙子。他是王德均的儿子王成宇,今年刚22岁。
王成宇咋愿意留下来?“全班就我一个留在家里了。”王成宇说,起初他也不愿跟着父亲干,后来“父命难违”就勉强留了下来,结果一干就是5年。“现在是我自愿的。”王成宇说,看到秧苗能给农民带来丰收,也给自家带来收益,觉得“干农业还是有奔头”。
村里的群众围观记者采访,一看,全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你们有没有人跟着王德均学技术啊?”记者问。
“搞不懂,搞不懂,年纪大了,学不来。”70岁的杨天乐边说边摇头,“那就是我的地,干不动了就种了绿化树。”“现在农村留下的都是 ‘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老村主任杨继福接过话茬:“年轻人大多不想留在农村,留在农村的又大多搞不懂技术,图撇脱就种成了树,以后总不至于都吃树叶子吧?”
“这不是个案,相对于成都二圈层的郫县,占四川省六成耕地面积的丘陵山区这一现象更为凸显。”省内一农业专家告诉记者,他曾经在丘陵地区的村组做过一次调查:一个村组有48户、195人,其中劳动力131人,有109人外出,剩下的22人中19人在60岁以上。
“在目前劳动力转移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机械化。”这位专家表示。
那么,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情况又如何呢?请看明日报道。
新闻推荐
3年多的环境综合治理,让巴蜀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全省开展“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后,各地坚持规划引领,加快设施建设,持续治理“五乱”,塑造城乡风貌,形成了创先争优、争当示范的生动局面,带动了全...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