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人曾省钱一个月,给她买插画本《四世同堂》

华西都市报 2015-03-24 18:25 大字

特 别 提 示

在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华西都市报主办的四川首届“书香之家”评选暨“全民阅读川版好书”大型公益活动,将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书香之家”、“书香社区”、“书香之城”、“书香校园”、“书香企业”,打造一个崇尚阅读和相互交流学习的互动平台。该活动于2014年12月24日在成都启动后,目前正面向全省广大阅读爱好者,火热征集报名中。欢迎致电028——96111,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来自德阳的孟女士,在华西都市报上关注到这次推动全民阅读的“书香之家”评选活动的相关报道,主动致电本报热线报名,分享她的阅读心得和读书故事。在财经媒体界从业的她坦言,“读书是一种放松休闲,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我来说,自我学习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读书。毕竟,这个时代,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对于自己家中的藏书,孟女士坦言:“跟那些藏书数万的家庭没法比。周六的时候我刚刚才把藏书整理了一下,目前有1562本,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以及人物传记上,也有一些科技类书籍。”虽然藏书不算太多,但孟女士读书的劲头足,读书深,很值得嘉许。

由于平时工作很忙,孟女士“静静地读一本书”的时间,多选择在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她说:“每天睡觉前,是一定要看书的。晚上看书的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我一般会选择看一些大部头的书,近期读的是盐野七生的15卷《罗马人的故事》系列;周末看的书,相对离我从事的职业更近一点,更具有行业专业性,比如《互联网金融》、《移动O2O时代》。因为专业类的书需要更整块的时间,慢慢看,还要做读书笔记。周末看书的时间是在3小时左右。”

爱书人多有与书发生的有趣或有意义的难忘故事。孟女士也不例外。她回忆说,1997年,“我和爱人(当时的男友)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了老舍的《四世同堂》插画本。插画是丁聪画的,非常少见而难得。我们拿着这本书真是爱不释手。但是,人民币50元的价格,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实在太贵了。要知道那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200元。连续一周,每当我们路过那个书店,都要把这本书拿来看一下,唏嘘片刻,又放下。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本牛皮纸包好的书,打开一看,就是心仪已久的《四世同堂》。原来是爱人用省下的菜钱给我买了这本书。”

答/读/者/问

藏书量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我很爱读书,但我家的藏书并不多,加上搬过几次家,有些书都没有了,藏书不够能报名书香之家吗?”“我看了你们报道的‘70后金融客’微信读书,其实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很多七零后八零后,越来越爱读电子书,这样能参加书香之家报道吗?”在致电华西都市报96111报名的读者中,也出现了以上疑问。

对此,“书香之家”评选活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书香社会是指优质出版物供给更加丰富,社会基础阅读设施更加完善,特殊群体基本阅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所以,藏书量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只要是爱读书,有好的读书故事与大家分享的,都可以报名参加“书香之家”。

来/电/选/登

读者李女士:我家的书从我爷爷辈就开始储存。我家的电视基本都是不用的,回到家大家都是看书的。想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我家在紫荆南路。

读者周梁栋:我平时很爱读书,现在我孙子在美国上班,他们也从小爱读书。去年在彭州市,我个人出资举办了第一届“民间读书有奖竞赛”,就是想通过这种活动,倡导大家多读书。

读者向先生:家里有5000多册藏书。遂宁市在2013年举办过类似的活动,我报名参加了,我当时排名二等书香之家。

读者胡先生:我家有几千册藏书,我的书籍比较广泛。几千册藏书都是淘来的,我的书籍都是高档精装书。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荀超

新闻推荐

第六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11月1日开幕

18日,第六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六届菜博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华西社区报记者自发布会上获悉,第六届菜博会将于2015年11月1至5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隆重举行。“中国...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