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彭州成功创建中西部首个“中国家纺名城”

四川日报 2012-12-24 17:09 大字

彭州拥有了一张靓丽的时尚名片。12月21日,彭州成功创建“中国家纺名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京举办授牌仪式,彭州由此成为全国第五个、中西部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短短4年时间,彭州家纺产业从零起步,吸引到包括红富士、水星、凤凰、盛宇、昆庆、明超等全国著名品牌在内的213家企业强势入驻,上演一出享誉行业的“彭州现象”。

尤其以龙洋·成都家纺城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建设,短期内形成了囊括研发设计、生产、专业市场、物流、品牌孵化的一条龙全产业链布局,化身西部最大的家纺产业集散地和四川家纺自主品牌的孵化摇篮。

随着彭州“4211”战略的深入实施,预计到2015年,彭州家纺产业园区将突破百亿元规模,成为产业彭州的重要支撑,成都市民“到彭州、选家纺”的时尚生活指日可待。

□张守帅图片由龙洋·成都家纺城提供

为什么是彭州?

家纺产业西进首选之地

距离成都主城区18公里,成彭高速出口,一幢幢欧式风格的建筑引人侧目。地处四川省彭州工业开发区内的这片区域,被誉为西部最大家居产业集中发展区中的明珠——龙洋·成都家纺城。

明珠的夺目亮度,来自其在中国家纺产业布局中的地位。总投资150亿元,占地1500余亩,能够承载1000余个家纺品牌,是目前整个西部地区最大、最专业的家纺产业集群综合体。

更为夺人耳目的是,彭州家纺产业从零起步,形成规模效应仅用了4年时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彭州市对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决定大力发展有助于解决灾后就业的家纺服装产业。2009年8月,成都市出台有关各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一区一主业”布局优化方案,彭州被确定为成都地区唯一的家纺服装产业基地。

随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启动建设以及成都“北改”的实施,“投资中国,首选西部;投资西部,首选成都”成为越来越多海内外知名企业的普遍共识,而根据成都产业布局原则,家纺产业西进自然首选彭州。

从国内同类产业的实践看,彭州距离成都20分钟车程之内,这与广州新塘、东莞虎门、南通通州、泉州石狮、湖州织里及青岛即墨距各自中心城区的距离相似,而它们均是全国著名的家纺或服装产业名城。

看好彭州家纺产业的发展前景,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沿海企业,纷纷抢滩。据统计,从2009年8月至今,龙洋·成都家纺城A、B、C三个区域,建成总建筑面积为35万余平方米,已全部售罄,包括红富士、水星、凤凰、盛宇、昆庆、明超等全国著名品牌及尚玉、凌奥、华龙化纤、居比路、居家宜、普伊康、伊美保罗等四川知名家纺品牌在内的213家企业强势入驻。

作为后发区域,龙洋·成都家纺城志存高远,力争打造未来中国家纺产业示范基地。按照时间表,龙洋·成都国际家纺商贸中心正蓄势待发,生产园区二期即将震撼面世,两个项目合计将投资金额45亿元,一旦建成将会使彭州成为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扩散至西亚、中东商圈的家纺采购集散地,将对西部家纺全产业链的提速和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2011年8月彭州一边发展壮大产业,一边启动“中国家纺名城”申报工作,至今一年多时间。在东华大学纺织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廷看来,彭州发展家纺服装产业,实现了从集群转型到爆发升级的发展,荣获名城称号,实至名归。

彭州有何吸引力?

十一大平台助发展

企业将产业投资或产业转移,视为 “十年大计”、“百年大计”,他们最关注一个地方的发展理念和由之而来的发展潜力。

从顶层设计看,彭州家纺产业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融”的发展思路,按照产业城市化、工商同步化、配套社会化、居住社区化、生活家庭化的目标定位,调整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业态,编制《产城一体规划》,挖掘一切促进产城互动互融的积极因素,实现家纺服装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的城市功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同样的,龙洋·成都家纺城突破单一工业厂房的园区运营模式,转向集贸易、物流、办公、制造、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产业功能区开发。其整个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厂房量身定做的先进开发模式,分“产业园区”、“国际家纺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和“生活配套区(欧洲广场)”五大功能板块进行开发,完善家纺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产业链配套,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布局。

据了解,家纺产业的特性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影响此类企业茁壮成长的首要因素是资金不足。为化解难题,彭州市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产权流转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担保公司,设立500万元中小企业短期贷款融资保证基金,探索并推广了联户联保、仓储质押等新的融资办法,有效地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而按照“政府引导和监管,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彭州市加快能源、道路、给排水、通信、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承载力。

就龙洋·成都家纺城而言,不但建立家纺生产园区、生活配套园区,还精心搭建了十一大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最完善的综合服务,引领企业做大做强,全力助推家纺企业未来发展。入驻企业可以享受的十一大公共服务平台,包括采购平台、技术平台、营销平台、信息平台、金融平台、孵化平台、人才平台、物料平台、政务平台、商务平台、协会平台。

据悉,在政府、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彭州创新出“工业厂房按揭”、“协会办园区”、“标准化厂房招商”、“全产业链招商”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出了后发优势,使彭州的家纺服装产业获得了竞争优势。

对话

倾力打造彭州时尚名片

——对话四川家纺协会会长、龙洋·成都家纺城董事长马斌

在彭州荣获 “中国家纺名城”的同时,四川家纺协会会长、龙洋·成都家纺城董事长马斌同样被授予“2012全国家纺行业协会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他对彭州该产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期盼和设想?

问:你认为彭州为何能够荣获“中国家纺名城”?

答:园区企业最有发言权,荣获“中国家纺名城”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园区企业能否获得有效发展。彭州的优势,在于短期内初步形成了中西部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在国内亦已颇具规模。园区内企业之间、产业链条之间相互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地方形成产业优势,企业获得发展实惠。

问:今年以来,中国家纺服装产业出口受阻,你怎么看待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答:中国家纺产业处于成长期,大力发展正当其时。仔细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今年服装产业竞争白热化,家纺产业的外贸和内需数据则反而出现了逆势增长。彭州家纺业市场,主要以满足西部内需和东盟为主。成都“北改”后,荷花池市场中具有影响力的家纺企业和个体,80%以上选择了聚集彭州,他们甚至寄望于在彭州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前景值得看好。

问:彭州家纺产业发展追求“产城一体”、“土地集约”,目前的集约化程度有多高?

答: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产出比,是衡量集约化率的重要因素。龙洋·成都家纺城的建筑向高空求效益,多是四到五层的,容积率远超成都平均水平,每平方米的产值可以达到5000元到1万元之间,亩均产值300万元到600万元之间。

问:你对彭州的时尚生活有怎样的设想?

答:“中国家纺名城”,无疑是彭州的一张时尚名片。预计到2015年,彭州家纺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贡献税收5亿元,带动就业6万人以上。在我设想中的时尚,是每到周末,成都乃至周边的市民追赶着时尚的轨迹,驱车来到彭州。在这座开放的中国家纺之都,市民尽情挑选中意的家居款式,深入到车间了解工艺流程,甚至有机会见到一流的设计大师,与他们交流想法,或获得量身定做的产品。那时,最时尚,最彭州。

新闻推荐

建城市综合体红岩镇迎来发展新机遇

□邹贤良刘红珊本报记者侯静文/图5月23日,记者站在广元市昭化区白果乡梁茂咀山坡上,远看位于嘉陵江畔的红岩新集镇,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新洋楼,整洁亮丽;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交错延伸……搅拌水泥、粉...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