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诗人、学者流沙河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永远的流沙河 不老的“书虫”

山东商报 2019-11-24 09:53 大字

记者23日从四川省作协获悉,我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流沙河于23日下午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流沙河,本名余勋坦,1931年出生于成都,故乡四川金堂。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迄今为止,已出版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翻译小说、研究专著等著作22种。

十多年坚持在图书馆开讲座

据了解,今年10月,流沙河就已在病中,他在医院住了一两个月。流沙河的儿子余鲲介绍:父亲病情复杂,但主要是因为喉癌。而喉头癌症是在流沙河去世前十几天才发现,已到晚期。

熟悉流沙河的成都读者都知道,过去的十年,沙老一直坚持在成都图书馆做讲座,每次来这里,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迈上台阶,在这里,他讲诗经,通俗易懂;他讲七言律诗,幽默风趣;他讲宋词,滔滔不绝。

记得每次在成都图书馆做完讲座,沙老都会被现场观众围住,有请他签名的,有请教他认汉字的。甚至有一次,一个外地来的读者将自己种的蔬菜送给沙老尝鲜。对于大家的要求,沙老都一一满足。他谦虚、幽默,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

1956年,时年25岁的流沙河前往北京,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第三期学员。在学期结束后,流沙河得到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但他毫不犹疑就拒绝了,选择回到成都工作、生活。60年多过去了,提及此事,他从没后悔过。他觉得自己的选择,“很自然,北京再好,不是我的家乡。成都是我出生、少年成长的地方。在每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记忆总是最深刻。”

虽然,流沙河身上的标签有很多,作家、诗人、书法家……但他曾说过,并不喜欢外界给自己加的身份。“我很厌恶‘著名诗人’这种称呼,中国作协并没有列出某人是著名诗人。我从来没有说我是著名诗人。又没有民主投票,又没有做统计,你咋个晓得你著名?哪能算数?”

他的一个好友余光中

众所周知,流沙河与余光中交情很深,1957年1月1日,流沙河参与创办《星星》诗刊,是新中国第一个官办诗刊。1982年,流沙河在诗刊《星星》上开了个专栏,最早介绍中国台湾地区的现代诗。后来,他把这一系列集结出版《台湾诗人十二家》,引起了轰动。正因为流沙河的欣赏和推介,余光中在大陆有了广泛的知名度。

1982年夏,余光中致信流沙河,说起四川的蟋蟀和故园之思,4年后,他又在《蟋蟀吟》中写下“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流沙河感慨之余,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答,绝妙无比,在文学圈一时传为佳话。

因为《就是那一只蟋蟀》和《理想》,流沙河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有名的诗人。但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多久他就宣布封笔,不再创作诗歌了。流沙河说:“那时候名声很大,但我的脑子是清醒的。我的诗都是骨头,没有肉。尤其是读过余光中的诗后,我说算了算了,不写了,我怎么写也写不出他们那样的好诗来。”

尽管诗歌是一种较为小众、精英的文学形式,但流沙河却称得上是现代知名度最高的明星诗人之一,在热门综艺《朗读者》中,中国女排也曾朗读过他的《理想》。这既是对流沙河的认可,也是对他作品的传承。

劳我一生博得书虫之名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疾和体力都已不允许流沙河长时间做案头工作,但他却在80岁后,陆续完成《白鱼解字》《文字侦探》《诗经现场》《正体字回家》等文化、文字研究方面的著作。

这源于流沙河对文化、对学习的专注和他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文化从来就是动态的,必须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流沙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当前的文化信仰危机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存在文化信仰危机。一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较大,二是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无法应对现代社会的新问题。”

尽管长期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但流沙河并不盲目传播,而是鲜明地反对以传统文化之名行哗众取宠之实,尤其鄙视搞形式主义的表演行为。对前几年兴起的各类“国学班”,流沙河曾表示反对:“缝套长衫穿起,又是磕头又是跪拜,几分钟的时间就学会传统文化了,怎么可能嘛。”在流沙河看来,文化中的“化”,就是要变化,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想必流沙河在《白鱼解字》序言里的一段话,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注解——“白鱼又名蠹鱼,蛀书虫也。劳我一生,博得书虫之名。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本报稿件综合新华社电、《四川日报》《每日经济新闻》

诗人生平

●1931年,流沙河生在成都,1935年迁回城厢镇槐树街老家。4岁开始研习古文,做文言文。

●1947年,流沙河考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和当时大多数热爱文艺的青年一样,他的兴趣迅速转向了新文学。

●1949年,流沙河以最高分考入四川大学农化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仅18岁的流沙河积极投身于“创造历史的洪流”的时代,并弃学以追逐自己的作家梦。

●1950年,流沙河出任《川西农民报》副刊编辑。此后又调入四川省文联,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

●1957年,流沙河提议并参与创办的《星星》诗刊正式建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官办诗刊。同年起,受“反右”运动影响,流沙河连续多年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累计超过20年。

●1978年,流沙河到成都市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5年,流沙河专职写作,并先后出版了《锯齿啮痕录》《独唱》《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随笔》《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庄子现代版》《Y 先生语录》等著作。

●1996年,流沙河从四川省作协退休后,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每日读书、写字。

●2009年,流沙河在成都市图书馆开始固定讲座。

●2019年,流沙河与马识途、王火、王尔碑、木斧、方赫、白航、刘令蒙(杜谷)、李致等9名从事文学创作70年的四川作家,荣获了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70年荣誉证书”。

●2019年11月23日15时45分,流沙河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88岁。

新闻推荐

旅游环线“让路”这两棵古柏保住了

11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金堂县委宣传部获悉,受众人关注的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两棵古树,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保住了。位于...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