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后袁庭栋:犹忆全家出动看热闹 1月16日,在华蓥市古桥街道土桥村老年人协会举办的“乡土春晚”上,当地民俗舞蹈——灯笼舞别有风采。周松林 摄 ◆阆中古城街头民
1月日,离过年越来越近,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仍一如既往地在家中工作,休息时,思绪偶尔也会飘回多年前。
袁庭栋记得,在儿时的家乡,腊月初八后,便要杀年猪做腊肉、香肠,主妇们开始准备给小孩做新衣。“那个时候经济不好,缝纫机也罕见,一直到读研究生为止,我的新衣服都是正月初一才有的。”袁庭栋说,那时物资不如现在丰富,但过年的游乐却热闹得多。
□本报记者 杨琳
“耍龙灯”:
曾是川西乡场的“标配”
在后袁庭栋的印象中,过年最热闹、印象最深的,要数“耍龙灯”了,这是川西地区每个乡场的“标配”。川西地区流行舞龙,在袁庭栋生长的绵竹广济乡(今广济镇),每个乡镇的龙灯队都要到其它乡镇“串门”,“你到我这儿来舞,我到你那儿去舞,相互是要比赛的,都想为本乡争个脸。”这一比,就热闹了,龙灯队两边还有人拿着装有火药的长竹筒,一经点燃,便会喷出细细的火花,“嗞嗞”地喷向舞龙的队伍。舞龙的壮汉们一个个铆足了劲儿,有些还光着膀子,把龙灯舞得活灵活现。有舞龙的地方,必然就会有锣鼓,“过去用的都是川剧的锣鼓,打起来可以响几里路。”
让袁庭栋最感震撼的,是“铁水花”。“我这辈子只见过一次,舞龙灯的时候,旁边生个火炉,把家里用烂的锅等生铁熬化,然后用一个木瓢,将烧得绯红的铁水舀起,倒到木板上,用力向上一挥,细小的铁水花就从天空中哗哗地散落下来,非常漂亮。”那一年,袁庭栋才7岁,那壮观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有财力的乡镇,在耍龙灯的同时,还会组织妇女们表演“采莲船”。“女孩儿在腰上扎一个船,一扭一扭地前进,就像船在水中波动。”袁庭栋说道,那时候小孩儿都会唱一首歌谣,“狮子龙灯采莲船,噔儿嘣噔儿嘣转嘣转。”描绘的正是舞龙时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都能在街上看到精彩的表演,几乎是万人空巷。
除此之外,去乡间不同的庙里看川剧、木偶戏、皮影戏,往往也都是全家出动,“我有的时候一天可以看两场。”袁庭栋说。
在袁庭栋的记忆中,年以后,春节期间的群体性游乐活动在各地仍然以不同形式与规模保留着、继续着。改革开放初期,还能在成都的人民南路看到各郊县的龙灯队排着队来舞龙,但后来渐渐城市里就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现在,春节期间的群体性游乐活动在阆中保存得比较好,虽然更多的是表演性质。”袁庭栋说。
破阵:
不靠蛮力靠智慧
龙灯队到各乡镇舞完龙后,当地的百姓还组织“摆阵”,让龙灯队的人“破阵”。如果破得了,当地百姓就大酒大肉招待,破不了就只能灰溜溜地回去。破阵是各个乡镇之间轮流组织的。
袁庭栋回忆道,有一年过年期间,当时相邻的什邡市永兴乡(今洛水镇)龙灯队到广济来破阵。广济乡就在米市坝摆了个阵,用毛笔在一个红漆木盆的盆底写字,比如“福”“喜”“春”之类,等墨迹全部干了,掺入清水,要让破阵的人把盆底的字全部去掉,但是不能污染盆里的水。
这可没有难倒破阵的人,袁庭栋回想起当时破阵的方法,仍觉得很妙,“破阵的人很聪明,用很厚一摞草纸,全部打湿,然后拧干,一下按到盆子里。因为草纸是湿的,有很多细孔,就能吸走一部分墨,然后迅速将草纸拿出来,又换上干净的草纸,几次后墨就全部被吸光,但水还是非常清澈。”
破阵的人绞尽脑汁,摆阵的人也没闲着,总想换个花样“刁难”对方。还有一个阵让袁庭栋印象深刻,“在农村用的大方桌上,立着裹成筒的晒簟,大约有5米高,再在上面放上一盆清水,水中放着鸡蛋、橙子之类的东西。破阵的人要把那盆水取下来,一滴水不能洒。”要想在桌子上取下5米高的水盆,必须像杂技演员一样采取“叠罗汉”的方式,一个人搭在另一人的肩上,为了保持平衡,桌子两边必须都要站人。摆阵用的都是民间很简单的生活用品,但是十分有趣,大家在集思广益和说说笑笑中度过新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博)记者从金堂县司法局获悉,近日,该局开展了送法送温暖下乡活动。县司法局副局长周毅带队进入高板镇高龙村。据悉,活动中,周毅一行深入走访了对口帮扶的户村民,为每户贫困户送去了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