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间图书馆这样长大 大邑新场古镇图书馆 明月讲堂 临邛丝路书馆 非凡的梦想,由一群平凡的人开始——□本报记者 吴梦琳

四川日报 2017-03-03 10:45 大字
2月15日至17日,几位青年建筑师来到位于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的“3+2读书荟”明月书馆,为当地村民开展关于如何进行乡村建造、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的三场讲座。这是“3+2读书荟”在明月村打造的“明月夜校”系列活动之一。

2012年,5位爱书人在成都市大邑县共同发起捐赠了一个民间公益图书馆,取名为“3+2读书荟”。经过近5年的发展,如今已建起8个分馆和32个流动书屋,覆盖成都、雅安等地,是四川最大的一个民办公益图书馆。除了为群众提供免费阅读之外,图书馆还整合资源,举办公益课堂、乡村营造等活动,成为乡村阅读的一个暖心小家。

A

分享阅读乐趣

爱书人发起民间图书馆

2012年,在成都大邑从事文化创意的李敏和几位爱书人,希望拿出自己珍藏的图书,共同发起成立一个民间图书馆,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让更多人体会阅读的乐趣,在乡村地区推广悦读。因为发起人是3名女士和2名男士,便取名为“3+2读书荟”。

这样的想法,很快得到不少人的支持,纷纷把自己珍藏的书送了过去。当地一位企业家,将自己的一处商铺廉价出租给他们,在大邑新场古镇,一个宽敞明亮又温馨暖人的民间图书馆建起来了——大约700平方米的面积,摆放着沙发、桌椅,所有人都可以随便取阅馆内图书。

与普通图书不同,这些书都是捐书人的珍藏和推荐。“没想到在一个偏远的乡镇,居然有这样的民间图书馆。”胡燕琴听朋友的介绍,第一次到大邑,就爱上了读书荟,还积极把它介绍给朋友。她的一位老年朋友,还托她将自己保存多年的46本书送到大邑。

其“互助式公益”的理念,得到崔永元、杨红樱、樊建川等文化界人士的支持,他们也给“3+2读书荟”捐赠了不少图书。杨红樱还亲自到“3+2读书荟”邛崃分馆——临邛丝路书馆捐赠千余册图书,并设立“杨红樱儿童专柜”。

B

互助式公益

志愿者推动书馆发展

在成都市文化馆一角,设置着一个“3+2读书荟”书馆,里面摆放着几千册图书。2月21日,天气寒冷,几个读书人在这里一坐就是大半天。“现在读书荟藏书达到8万多册,绝大部分是由爱心人士以及爱心企业等捐赠的。”“3+2读书荟”执行长邓宗源说。

一位居住在成都名叫康亦德的小朋友,不仅喜欢到“3+2读书荟”成都书馆看书,还陆陆续续地将自己最爱的50多本书捐赠给“3+2读书荟”。大邑县新场古镇书馆一套珍藏版《沫若文集》,则是一位80多岁的程大爷在对读书荟实地考察后捐出的。还有一位刘老先生,把家里多年珍藏的一套线装《旧唐书》捐了出来,成为书馆的镇馆之宝。除了成都的读者,还有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读者,专门选购了图书快递过来。

而“3+2读书荟”的运营和发展,则基本靠大量志愿者完成。邓宗源告诉记者,现在正式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已有280多名,他们从这项公益活动中受益,同时为别人服务。

1988年出生的邓宗源是大邑人,原本在外地从事机械类工作。2015年,他回到家乡,先是到“3+2读书荟”看书,然后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来,他干脆辞了职,成为专职员工。因为工作表现出色,他现已是整个读书荟工作的具体执行负责人。

一名叫梁冰的建筑设计师,读书荟一有新馆开设,他就主动承担起免费设计工作。他的设计风格简洁而温馨,让走进书馆的人,都想在这里静静地坐一坐,度过与书为伴的时光。而鲜颖,从“3+2读书荟”成立之初就加入志愿者团队,承担起微博运营工作,把书馆里的图书封面、赠语等全部拍下来精心编排后发布出去。

“那个下午,那个周末,仿佛在昨天,其实已久远,时间可以沉淀,也可以证明,一群追梦的人,一个有爱有理想的地方,他们在验证,非凡的梦想,由一群平凡的人开始……”志愿者高艺超,专门为读书荟志愿者写了一首小诗《志愿者》。

C

整合资源

特色定制从读书到乡村营造

“3+2读书荟”成立快5年了,进馆人数突破20万人次。还曾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授予“服务基层先进单位”称号。

近几年,随着公共文化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的加入,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增加,整合资源,与社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供给机构合作,成为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和契机。

托管农家书屋,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们开始尝试在大邑县对农家书屋进行托管,将读书荟的管理模式搬到农家书屋里。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农家书屋的量化标准。”邓宗源说,包括对农家书屋进行简单改造,提升阅读氛围,并在当地寻找一个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负责组织举办诗歌朗诵等一系列阅读活动。

改变是明显的。大邑县鹤鸣乡牟家营村的农家书屋,在被托管后,从离居住区约3公里的地方,搬到村里人口居住最集中的思源小区门口,并对农家书屋里的书进行补充、流转,年阅读量突破了2000人次。“我们还会专门征集阅读爱好者,定期组织他们到其他书馆进行参观和交流,增强他们的阅读乐趣。”邓宗源说。“3+2读书荟”还针对乡村特点,定制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延展读书荟功能。

在邛崃高何镇桃源馆,以耕读生活艺术为主题,设置了乡村建设与文化类、红色经典类、文化艺术美、中外经典名著、中外少儿经典读物等几类图书,还专门针对当地乡村情况,设置了“亲子阅读”公益项目。

明月书馆,则针对当地发展文创产业、打造乡村旅游,推出包括“明月讲堂”“明月夜校”“明月画室”等系列活动。2月24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北京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主任蔺道军就被邀请到“明月讲堂”,给村民分享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在明月村推广乡村阅读,同时分享乡村营造的理念。”邓宗源说,除了邀请“新村民”反哺“老村民”,还专门邀请了很多来自北京、台湾等地乡村建筑师、乡村规划师、文化专家等,为村民提供包括乡村文化、乡村建造等相关讲座。

新闻推荐

西岭雪山上的“电力卫士”: 每天上班要带把砍刀

西岭雪山,大邑供电分公司输电运检班师傅们用望远镜观察输电线路的工作情况摄影记者张建雪路难行砍刀开路“我们的工具包里装着的跟其他电工的不一样,第一把工具就是砍刀。”刚钻进树丛,李建洪就...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