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非遗演进大街小巷打造老百姓的非遗节

四川日报 2015-09-18 09:32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思忆

9月17日下午,成都天府广场上传来清亮的打板声,时而急促时而悠扬。原来,四川金钱板非遗传承人罗世忠正在演出。这是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中非遗传承进学校、进社区、进广场等“十进”活动中的一场。

本届非遗节开幕以来,以非遗博览园为中心,设在成都市的各分会场和很多社区、学校每天都有“好戏”上演。非遗节,不光展示非遗,更是老百姓自己的节日。

进社区原生态非遗有了新机遇

“这次非遗节让我第一次有机会在大舞台上演出”,在绵阳安县茶坪乡茶坪山歌传承人杨全会眼里,本届非遗节不但为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更为推动原生态非遗走向城市、走近大众作出了贡献。

此前的非遗节,尽管也邀请了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演出,但由于演出时间和场次有限,不少大山里的原生态非遗项目较少受邀展示。而本届非遗节丰富的“十进”活动,除了四川外,更吸引了云南、新疆、贵州等地的传承人带领原生态展演队伍加入。“非遗演出进社区、进分会场,让我们找到更多知音。”云南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非遗项目阿尺目刮的传承人李碧清说,非遗节上,达州市文广新局负责人看到自己队伍的展示后,立刻邀请他们去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上亮相。由传承人艾利亚斯·尕依提、艾合买提江·买买提带队,来自新疆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的18名农民演员,也在成都收获了自己的“粉丝”。“刀郎木卡姆这项非遗能让成都街知巷闻是我们之前没想到的。”艾合买提江·买买提说。

进学校古老非遗“链”上新生代

“伯伯给我一个糖人!”9月14日,成都糖画传承人陈启林和其他10多位非遗传承人走进了成都市沙河堡小学,刚一摆开摊摊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陈启林一下午时间竟送出了1000多块糖画。身怀非遗“绝技”走进校园的还有成都崇州市藤编工艺传承人李正强,“在表演的同时传授编织的技巧和藤编的使用范围,孩子们都爱听。”

非遗节沸腾了校园,而设在成都各区县的分会场也精彩不断。

在两河木艺分会场,4位来自福建、浙江和四川等地的木雕、根雕、土漆及古家具修复传承人轮流“担纲”的非遗项目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两河木艺分会场负责人李政告诉记者,非遗节期间,1000多名来自电子科大、西南民大和川音等高校艺术院系的学生也组团来到了两河木艺分会场观摩。“通过非遗节分会场活动,我们两河木艺展馆也成为了这些高校的实习基地,学生们以后可以来这跟着传承人学习,我们也可以借鉴学生的创意,生产出更新颖的非遗产品。”

成都市非遗办主任刘洪表示,非遗节是文化的盛会,也是民众的节日。“‘十进\’和分会场活动就是为了让非遗传承融入百姓生活,在生产性保护与生活化保护的互动相融中,人人都成为非遗的传承人。”

新闻推荐

崛起阡陌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蜀乡种田“新主力”

——四川农村改革主攻方向探索实践(三)谁来种地?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迫在眉睫。2014年,省委精准确立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