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 共营 共享 多赢 农业共营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崇州实践
崇州,地处成都平原西部,素有“西蜀粮仓”美誉。
曾经的崇州,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与劳动力加速流动,农业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生产非粮化、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频出。
“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泥土里一串串深层问号亟待求解。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已是时不我待。
2010年起,在1090平方公里的天府沃土上,崇州用5年时间,不断探索、完善、提升一项重要田坎试验——在推动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中,探索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破解农业生产经营中“地碎、人少、钱散、缺服务”四个制约和“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大难题。
2014年4月,由华南农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办的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实践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崇州的“农业共营制”,或将成为有效推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李淼 图片由崇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A
破解农业“谁来经营”难题
率先全国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离地不失地,离地不失权”模式,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
7月21日一早,白头镇五星村。打完太极,8社村民高为民习惯性从自家“小别墅”踱步到地头。满眼葱绿的稻子,正铆足劲抽穗扬花。“又是个丰收年!”他喜上眉梢。
高为民已有3年没操心过自己的7亩多庄稼,甚至快忘了具体位置,但每年从土里收获七八千元,却记得很清楚。他是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元老”——2012年合作社成立时,全村入社土地只有192.3亩。“村民担心重走老路,把承包到户的地再收走,积极性不高。”合作社理事长赵水伏坦言。
当同村王怀俊看到高为民每亩领到200斤大米保底加分红时,急了:“家家外出打工,要么撂荒土地,要么为补贴种‘应付田\’,要么倒出钱请人种田,现在当跷脚老板也能有四五百元!”他赶紧带着6亩田“入伙”。
吃下有甜味的定心丸,如今的五星村,有518户入社,面积达1148亩。靠着合作社统一“操盘”,规模经营,300斤大米保底再加上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社员每亩土地收益已涨至1000元。
五星村正是崇州225个土地股份合作社一个切片。崇州“共营制”种田方程式,正是从土地股份合作社开解。
几年前,崇州外出务工人员比例一度高达73.4%,“谁来种田”的问题横亘面前。崇州也多方探索,从鼓励大户农地流转,到引进龙头企业租地,均未取得预期效果。
“流转费虽比入股收益多,但不确定因素让农民有顾虑。”崇州市农发局党组成员刘波说,曾有家公司在隆兴镇流转3000亩土地搞现代农业,但经营不佳,毁约退租,“伤了”农民。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亟待建立。2010年5月,隆兴镇黎坝村15组30户农户发起成立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自愿以101.27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草根探索,却意义非凡——这是全国首个完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并工商注册的农民合作社。
2012年,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崇州全面铺开。农民“离地不失地,离地不失权”,选举产生理事会统一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农民选择“请谁种”、“种什么”——自此,崇州找到突破口,充分运用确权颁证成果,放活土地经营权,率先全国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解决农业“谁来经营”问题,推进经营规模化,夯实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基石。
>>数据点击
崇州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25个,入社面积31.0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9.57%;入社农户9.09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9.14%。
>>机制解码
尊重农民意愿,土地经营权入股建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折资入股,工商注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公开竞聘职业经理,科学种田。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以职业经理人为生产管理核心的“理事会+农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代表社员决策“种什么”,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由其统一组织生产管理,负责“怎样种”、“如何种”,科学种田。
完善利益联结。收益由职业经理人与社员协商确定,主要有三种:除本按比例分红,如杨柳合作社采取除本纯收入1:2:7比例分配(10%作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为职业经理人佣金,70%社员分红);保底二次分红,如千丰合作社每年500元/亩保底,按2:3:5二次分红;佣金+超奖短赔,如江源邓辕合作社,职业经理人一年每亩50元基本工资,田产目标实行超奖短赔。
B
破解农村“谁来种地”难题
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团队建设和政策扶持“四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选聘职业经理人,推进种田专业化。
开着越野车,杨光很拉风地在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旗下近5000亩土地上飞奔巡田,不时下车拨开穗子看苗情。
这个40岁的黑龙江人,2014年到合作社应聘职业经理人时,立下“军令状”——一年实现亩增产100—120斤,最终打动理事会。
外来和尚会念经。杨光随即带领他的团队,将周边5村土地吸纳入社,从接手时1000多亩到当前5000多亩,他是这个崇州规模最大土地合作社的“农业CEO”。
通过种子选择、精准施肥打药、全程机械化等各个环节精细控制,杨光对今年每亩增产100斤很有底气。根据合作社与他签下的1:2:7分配协议,他和他的团队今年有望实现150万元的利润回报。
职业经理人,正是崇州“农业共营制”一大核心环节。究竟“谁来种田?”当年,企业毁约退地困局下,崇州“倒逼”创新探索,将3000余亩农地划为300-500亩不等连片地块,请来种田能手,按比例与农民分享收益,“农业职业经理人”闪亮登场。
隆兴镇农技员周维松被杨柳合作社聘为“农业CEO”,双方签下奖惩协议:2010年大春种富硒水稻,保底亩产800斤,机具、种子等生产费用亩平控制在510元以内,超产短产部分分别按50%奖或赔。
“好把式”技惊四座。“当年遇稻飞虱灾情,他及时对症用药,加上优质富硒稻优势,保证了每亩800多斤产量和收益。”杨柳合作社理事长陈永健说,未入社农户普遍减产,个别田仅亩收200多斤。
农田里也能干成“金领”。不仅“老把式”,“生力军”也加入种田大军。2013年,27岁的桤泉镇人魏涛毅然辞掉教师工作,到镇上一番充电培训,通过“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成功拿到“上岗证”。
如今,作为崇州首个农业职业经理人,周维松已成为隆兴副镇长。魏涛也执掌着近800亩土地的千丰土地合作社。而以土地合作社和职业经理人为起源的“农业共营制”,则驶入不断加力完善的快车道。
>>数据点击
崇州已建立起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团队建设和政策扶持“四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中、高“三级贯通”证书等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构建“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413人,其中农业职业经理人1588人。
>>机制解码
崇州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四大平台”——
教育培训平台。选择有志于农业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机农技能手等为对象,通过建立专家学者、农技推广人员互为补充的教学师资队伍,采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训,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CEO)。
认定管理平台。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初、中、高“三级贯通”评价管理制度,完善评定制度、考核机制等,符合条件的颁发《证书》并纳入人才库,实行准入及退出动态管理。全市评定初、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分别为228人、62人、16人。
团队建设平台。引导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生产,提供创业平台;建立职业农民“双培训”机制,形成“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专业化生产队伍。目前,全市上岗农业职业经理人823人。
扶持平台。制定职业经理人享受粮食规模种植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等办法,健全产业、社保、金融等配套扶持政策体系。如对初、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分别可信用贷款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并给予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补贴。
C
破解农业“谁来服务”难题
构建农业科技、农业专业化、农业品牌、农村金融等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
“老何,月底就把植保飞机开来,用个半天把药喷了!”7月21日,梁景土地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牟崇伦兴冲冲赶到集贤农业综合服务站,跟成都“一稼禾”公司老总何元超敲定防治时间。
以往,老牟的1000多亩田,起码要10个人背着喷雾器干上五六天,还得花上1.5万元,如今飞机防治10元一亩,每亩省5元钱,半天就搞定。
“一稼禾”在集贤镇的农业服务超市,已是公司在崇州的第7家分店。从种子到肥料,从田间运输到农资配送,一应俱全,明码标价。
小超市有大能耐——能提供从技术、劳务、农机、植保服务到粮食烘储等9项“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整合上下游资源,破解传统农业服务散乱和不对称短板,提供标准化、流水线式服务,每亩可节约100—150元。”何元超介绍,公司服务已覆盖崇州20多万亩耕地,服务对象全部是大户和合作社。
“一稼禾”农业服务超市,只是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集贤农业综合服务站一小部分。这里云集着耘丰农机合作社、集贤农技服务站、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服务中心等多家服务组织和机构。
耘丰农机正是“一稼禾”合作伙伴,正忙着安装两台大家伙——每个能装下600亩稻谷的存储塔,加上他的粮食烘干机,成为服务新“套餐”——从烘到储全程服务。
“规模经营上了200亩,就得担心晒粮问题,有时无奈卖湿稻谷,一斤起码少赚2毛。”耘丰合作社理事长罗通说,青桥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罗巡虎正因为崇州2014年启动烘储中心建设,才放胆扩种1000多亩。放进存储塔避开抛售期,还能多赚2毛。
一个好汉三个帮,金融也来助力。今年,按照四川省关于全国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部署,5月15日,在崇州开展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首宗农村经营权抵押融资签约仪式上,罗巡虎获银行80万元授信,他这几天正准备用价值168万元的烘干机再整一笔农机具抵押贷款。“8月下旬搞收储,等国家出台保护价后再卖,合作社一吨起码能赚360元差价。”罗巡虎很淡定,金融服务的完善,让合作社发展“不差钱”。
正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元合作,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品牌、金融和社会化等服务,崇州初步形成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农业“谁来服务”难题被不断拉直。
>>数据点击
崇州专家大院已聘用农业专家101名,同119家农企、专合组织签订科技服务协议,组建农业专家和科技推广团队225人。2015年,土地合作社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节本增效技术应用面积20万亩以上,建成农业服务超市10个、粮食烘储中心11个,农机化率70%。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面积68万亩。至今年6月,累计开展各类农村产权流转和抵押融资799宗,金额6.74亿元。
>>机制解码
崇州依托“一校两院”,建成农业专家大院,构建专家团队、科技推广团队与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上下互通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百千万丰产示范”工程,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整合公益性服务资源,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搭建农业服务超市 “一站式”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生产“一条龙”服务,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行O2O模式,依托京东、淘宝等电商,打造“西蜀粮仓、崇州味道”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按“产业基地电商化”,以“互联网+电商”营销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快速物流通道,加快现有品牌推广营销,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率。
健全完善农业投融资平台,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健全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加大投入作用,推进财政资金和金融保险、担保机构、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实现财政、金融与社会资金结合使用,筑牢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保障。
崇州实践究竟有何创新价值?
对崇州探索持续关注的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教育部 “长江学者”罗必良如此定义:崇州“1+1+1”“农业共营制”,实现了农业经营方式突破,昭示着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向。
“就是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出发,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保障和提升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和贯彻用途管制权,形成‘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管住用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营共享\’、经营目标‘共营多赢\’,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罗必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守帅蒋君芳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无经验可“效...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