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门诊”为村民解难题

亳州晚报 2022-01-21 09:23 大字

本报讯“有了这个‘处方笺’,以后开展法律咨询,解答村民法律问题,就简单多了。”1月14日,涡阳县在陈大镇试点“处方笺”,安徽黄淮海律师事务所的“法治医生”张涛兴奋地说。

从2020年底开始,张涛担任陈大镇大王、郑庄户和尹庄三个村的“法治医生”,为村民化解了多起“疑难杂症”。按照要求,每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法治医生”都要向乡镇司法所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备案。

“过去,这是件非常头疼的事。由于没有统一的格式,大家上报的说明材料五花八门,为此做了不少无用功,耽误了大量时间。”张涛说,如果是集中“坐诊”,还要边“接诊”边整理说明材料,影响了“接诊”效率。

“‘处方笺’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不仅能节约‘写病例’时间,提高‘接诊’效率,还能规范‘法治医生’的书写格式。”张涛说,如果是一时半会无法治好的“病情”,“法治医生”还可以在“处方笺”存单中进行跟踪处理,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记者看到,每张“处方笺”上都有一串数字编号,“接诊”范围包括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诉讼代理、村民自治,下面是“患者”的姓名、村组、联系电话、主诉以及“法治医生”的处理建议。

处方是医生针对患者病情开出的用药“指南”。现在,包括张涛在内的陈大镇5名“法治医生”,也能针对村民遇到的法律“疑难杂症”,开出“处方笺”,精准“用药”化解矛盾。

涡阳县司法局还以推行“处方笺”为契机,深化“法治门诊”工作:一是增加服务频次,每月服务由原来的一次实地服务调整为两次以上;二是明确一岗三责,进一步明确司法所、村(居)的协调和服务职能;三是增加网上“法治门诊”服务职能,顾问律师加入“邻长”微信群,线上答疑释惑;四是增加法治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职能,结合党员活动日、群众代表会,开展法治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培养;五是将村(居)“法治门诊”开展情况报给乡镇政府,结果运用到村(居)的年终考核中。

涡阳县司法局副局长李亚介绍,2020年10月,涡阳县在石弓镇探索成立“法治门诊”,目前全县383个村(居)实现全覆盖。2021年以来,该县“法治门诊”共参与矛盾纠纷处理8360余件。

李亚表示,抓细抓实“法治门诊”和法律顾问工作,不仅打通了基层法治服务群众“最后一管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法律服务,还提升了全民法律素养、化解矛盾纠纷、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乡风文明,助推了乡村振兴。

(马子中记者李鹏实习生郭冰)

新闻推荐

返乡创业带就业 引领乡村产业兴

本报讯“之前在广州办企业,虽然不少赚钱,但总没有归属感;如今在家门口创业,企业有个啥困难,亲戚有帮衬,政府部门也主动上门帮扶...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