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云每到一个项目驻地都为当地百姓做善事,高铁修到哪儿,爱心送到哪儿 沿着高铁建设线行走的“雷锋”
迎着暑热,张洪云和海阳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一起,为留格庄镇5位需要帮助的群众分别送去一千元善款。面对眼前这位素未谋面的好心人,接受善款的老人、孩子湿了眼眶。 “到海阳就把这里当成了家乡,希望为当地百姓做点事。”张洪云神情自然地说。
祖父辈乐善好施
他从小耳濡目染
去年12月份,就职于中铁四局七分公司的张洪云来到海阳,参与莱荣高铁建设。忙碌之余,他主动联系到海阳慈善总会,表达了自己要为困难群体献爱心的愿望,经当地政府帮助,终于完成了这桩念念已久的心事。
对张洪云来说,善良已成为一种习惯。1985年,张洪云出生在安徽亳州涡阳县公吉寺镇龚楼村,上有两位哥哥,父辈务农为生,在物质尚不富足的年代,生活过得尤其清苦。但一家人的善良赤诚却未被贫穷损减半分,爷爷热心待人,从小教导后辈要多做善事,他人有难能帮则帮;奶奶因传得祖上针灸手艺,每每遇到上门求助的病患,都施以援手,不求回报;对需要多日治疗、生活困苦的人,奶奶都执意将他们留下,照顾一日三餐,不取分文。奶奶过世后,母亲继承衣钵,治病行善一切如旧,张洪云也耳濡目染,躬身力行,照顾那些病痛缠身的人……岁月匆匆,已过而立之年的张洪云犹记一位位陌生人在自家打地铺的场景,难忘他们初来时的痛苦迷茫和离开时的欣喜感动。
长大后乐于助人,他将爱心播撒在高铁线上
“受家风影响,我见到有困难的人心就特别软,看到电视求助类节目经常流眼泪,就想尽己所能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事。”张洪云说,父母言传身教,两位哥哥立志奉献社会,先后参军入伍,保家卫国。2004年,张洪云也应征入伍,在部队里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转年便受到重用担任文书一职,很快又被推选为班长,成为新兵中的佼佼者。担任班长后,张洪云还主动到当地养老院定期看望老人,帮助老人收拾卫生、清洗衣物,始终传递着关爱他人的温暖。
2016年,张洪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2018年3月,作为退役转业军人,他被安置到了中铁四局七分公司,从此踏上了漂泊在外修建高铁的人生旅途,也开启了他沿着高铁建设线一路助人为乐的暖心故事。
“多亏了小张过来帮忙解决,要不真不知道怎么办了。”留格庄镇院下村村民李振湖提起张洪云连连夸赞。今年夏天,李振湖遇到了难事儿,因规划建设的莱荣高铁穿村而过,自家的两个网纹瓜大棚恰好在通往项目建设现场的道路两侧,沙土车扬尘导致部分网纹瓜日晒不足,质量不好,产量也不高,李振湖一气之下投诉到了项目部。得知消息的张洪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冒雨登门致歉,并向李振湖保证一定如数赔偿。张洪云回到公司迅速协调赔偿事宜,仅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便解决了问题,最终按照好瓜的市场价出资1.8万元购买了卖不上价的网纹瓜,分发给一线建设工人解暑,又专门申请了5000元作为补偿,圆满解决了问题。事后,张洪云还协调施工部门专门整治了沙土车扬尘问题,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在中铁四局七分公司,张洪云主要负责征地拆迁工作,经常和百姓打交道,而在涉及到百姓利益时,他从来毫不含糊,绝不让群众吃亏。2019年,在枣庄市新台高速项目建设现场,外出办事的张洪云看到一位老大娘坐在花生地边抹眼泪,匆忙跑过去询问情况。原来,自家的花生被施工队员私自拔了,老大娘求助无门,委屈又愤怒。
张洪云赶忙上前安抚老大娘,并立即找到了管理施工队伍的负责人,经过一番协调,老大娘最终得到了超出预期的赔偿。了解到其儿女在外、常年独居的情况后,张洪云经常提着牛奶、水果、药品去老大娘家坐坐,嘘寒问暖,聊天解闷……像对待母亲一样关照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
诸如此类的暖心之举还有很多很多。从事高铁建设工作这三年来,张洪云走过了合肥、枣庄、海阳等城市,每到一个项目现场,他总是将此地当做家,把群众视为亲人,遇到家庭困难的施工队员,他出手相助;遇到失独的老人,他关心陪伴;面对灾情,他默默捐款……满腔热情的张洪云就像行走在高铁建设线上的“雷锋”,建设一方、保护一方、奉献一方。 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姜雅静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谯城区杨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网上了解到优质小麦品种“谷神麦19”产量高、品质好,想种植该种小麦,但是目前...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