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让陈大镇216户贫困户奔小康

亳州晚报 2021-01-07 08:17 大字

本报讯近日,在涡阳县陈大镇姜洼村的水果种植园里,脱贫农户张思杰正在忙着给苹果套袋包装,在他的身后一箱箱苹果码放整齐,正在等待装车后发往广东。合作社仓库中,充盈着苹果清甜的香气。笔者采访时了解到,张思杰原本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这几年通过在水果园务工、个人发展养殖成功实现脱贫。

“俺在这里干活一月千把块,家里又养了几只羊,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张思杰说道。张思杰家里5口人,因缺技术被识别为贫困户。村干部了解到他家情况后,发动他到果园务工,一年收入近两万元,现在的张思杰已经是果园里的技术能手,剪枝、采摘、包装样样拿手。增强了脱贫信心的他又自学了养殖技术,养了30多只羊,预计收入5万元。

近年来,陈大镇姜洼村全力发展苹果、油桃种植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张思杰所在的水果种植园正是村里的安徽丰茂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姜洼村“一村一品”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的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实现绿色小麦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供销模式,栽植优质红富士苹果,密植优质油桃、水蜜桃、设施大棚油桃等,种植面积约500亩,产品远销华东、华南及北上广深市场。项目建成以来,累计为姜洼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以上。

“姜洼村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了姜洼、张集等周边几个村的贫困户务工。常年在水果种植园务工的贫困户有30多人,月收入根据工作量不同为1000元至3000元不等。水果丰收季节,在此务工的贫困户和群众近100人。依托水果种植所产生的集体经济收益也逐年全部分配给贫困户,直接、间接受益贫困人口约150人。”产业扶贫项目负责人张洪敏介绍。姜洼村因地处偏僻、产业基础薄弱成为贫困村,经过多年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扶贫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目前216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据了解,姜洼村驻村工作队正在积极帮助水果种植园进行销售升级,筹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平台,预计今年年底试运行。届时将以智慧农业为推手,加速本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打造乡村旅游基地、生态观光基地,帮助和带动当地村民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欧婷婷杨化斌)

新闻推荐

村有监督员 打井保增收

本报讯“我每天都在施工现场监督打井工程质量,及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过夜。”12月27日,涡阳县陈大镇邓楼村农民监督员刘从...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