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集体经济 打通小康之路
王敬伟(左)查看大棚钢构加工情况
雨过天晴,机器声轰鸣、工人正在焊接钢构、推整土地……7月24日,在涡阳县星园街道赵瓦房村,是一片热闹紧张的景象。“最近阴雨天气多,我们要抓住晴好天气施工,确保9月中旬准时完工,这样才不耽误新一季蔬菜的种植。”该村村委会主任王敬伟正和施工队一起焊接大棚钢构。
说起王敬伟,在赵瓦房村没有人不认识,58岁的王敬伟原来是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为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他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辞去村党总支书记一职,专门负责村里的温室大棚建设和生产。
赵瓦房村依托温室大棚建设,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第一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多万元。温室大棚也成了村里的“摇钱树”。
因地制宜建起阳光棚
“赵瓦房村在涡阳县城西部,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广阔。”王敬伟介绍说。
有了想法以后,说干就干。2019年7月,赵瓦房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利用扶贫资金200万元,建成了9座温室大棚,在当年9月底就全部种上了西红柿。
西红柿集中上市期,赶上了疫情,为了能把西红柿销售出去,王敬伟通过县里的蔬菜销售平台,提前联系订菜客户,头一天晚上带领工人采摘、打包,第二天自己骑电动三轮车穿走在各个社区之间送菜。
3月中旬的时候,王敬伟忙着蔬菜大棚的生产,家里96岁的老父亲摔倒了都不知道。为了能兼顾好照顾老父亲,王敬伟把父亲接到了蔬菜基地,和自己同吃同住,白天父亲在躺椅上休息,晚上就在身边照看父亲休息……
“王主任自己都快退休了,还一边照顾老父亲,一边又为村里的发展忙前忙后,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王文彬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棚里的西红柿销售很好,第一季的收入就达到40多万元。同时,基地还吸纳了19个贫困户就业,每月每人可收入1800元。目前,西红柿也注册了具有亳州特色的“真柿味”商标,温室大棚成为村里实实在在的“摇钱树”。
立下规矩完善村设施
村集体经济活了,有了钱,村干部的想法也多了。如何把钱管好、用好,成了关键。
“过去大家过惯了穷日子,一本‘糊涂账’谁也不沾手;如今口袋鼓了,必须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决不能胡支乱花。”王敬伟说。
为了能管好账目,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四议两公开”立下了“铁规矩”:将每年集体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群众普惠性福利,另三分之一用于巩固提升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余下三分之一留作集体经济发展备用金。此外,村里还会定期张榜公布账目,让群众对资金使用情况了如指掌。
要致富,先修路。针对村里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赵瓦房村先后实施了村内道路桥梁建设、电网改造、村室建设、村内下水道、主干道太阳能路灯、村河塘治理等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到今天,赵瓦房村共修建村内道路50多公里,新打机井78眼,新修涵洞、桥梁79座,建设高标准农田3000多亩,实现10个自然庄电网改造全覆盖,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村民们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
贫困户丁配华说:“现在,村里的路和桥修好了、电安上了、路灯也装上了,到村到户脚都不沾泥了,晚上走路也方便了,农作物也比以前好卖了,日子真的是越来越有奔头”。
据了解,截至目前,赵瓦房村仅有4户11人未脱贫,已脱贫的没有出现一户返贫现象,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0%下降到现在的0.3%。村集体收入也由零变成了现在的近百万元,赵瓦房村由一个省级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省级美丽中心村。
高瞻远瞩谋划新发展
赵瓦房村扶贫项目日光温室大棚也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认可,市委书记汪一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吕剑曾多次到赵瓦房村视察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情况,并要求结合实际,发展赵瓦房村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该村统筹资金26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中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暨涡阳长三角蔬菜供应基地示范园区,扩建标准化蔬菜生产大棚,完善蔬菜生产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分拣车间、冷藏设施及其他配套园区设施。
王敬伟介绍,计划到2020年9月底,赵瓦房村将建成占地435亩的蔬菜瓜果种植园区,全村大棚规模将发展到123座,预计年产蔬菜瓜果2000吨以上。
谈到未来的发展愿景,王敬伟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赵瓦房村将把蔬菜供给、采摘、观光旅游等几项产业综合发展起来,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武景陈显锋文/图)
新闻推荐
涡阳县某乡镇居民王某到县城打工,承租了张先生的两室一厅的房屋。后王某在未取得张先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对房屋进行改造装...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