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只是开始,还要努力致富”

亳州晚报 2020-07-30 08:40 大字

张阿辉有空时便翻看农业方面的书

本报讯涡阳县青疃镇张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阿辉身残志坚,凭借坚强的毅力,不仅靠养殖种植脱贫摘帽,而且努力致富,把日子越过越甜。

7月25日,在涡阳县青疃镇张阁村的一片西瓜地里,抽水机正在不停地向外抽水。“这片地地势低,前几天下雨存的水还没排完,现在得抓紧时间把水抽掉。”坐在轮椅上查看自家西瓜的张阿辉说,种瓜和人生一样,总是有起有伏,不可能一帆风顺。

初中时,因为一场交通意外,张阿辉的双腿受伤严重。父母不仅花光家里积蓄,还借了一大笔钱,带他辗转多地医治,却无济于事,如今25岁的张阿辉仍只能依靠轮椅行动。这场变故,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

一家四口,除了年迈的父母,张阿辉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一家人的生计全系在家里的10多亩地上,再加上三四十万元的债,生活捉襟见肘。2014年,张阿辉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被列为贫困户后,在村里的帮助下,张阿辉和他的家人靠养羊等拓宽了增收途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债务也慢慢偿还完了。再加上享受种植补贴、养殖补贴、光伏补贴、教育资助等,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渐有了改善。2017年,张阿辉家甩掉贫困户的帽子,光荣脱贫。

虽然家里脱了贫,但身残志坚的张阿辉一直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虽然肢体残了,但只要肯动脑子,一样能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张阿辉说,脱贫只是开始,还要努力致富。他总是抽空翻阅农技方面的书,希望早日走上致富路。

经过仔细调查,张阿辉综合交通、土壤等因素,决定种西瓜。他不顾别人的质疑,从亲朋好友处借了钱,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建起了西瓜园,购买了优质瓜种,利用村里的灌溉设施以及村“两委”提供的技术,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致富的希望。

为了发展好西瓜种植,张阿辉及其家人仔细地呵护瓜苗,有时一家四口甚至吃住都在瓜地里。一家人起早贪黑,每天查看西瓜长势。什么时候打岔、浇水、授粉,张阿辉一清二楚。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西瓜大丰收,亩产达到4000公斤。张阿辉没有高兴太早,而是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到集镇联系各个超市和商贩,找人脉、跑销路。由于张阿辉家种的西瓜味甜、瓜脆、皮薄,并且送货上门,服务热情周到,短时间内就跑出了销路。

西瓜成熟的季节,瓜贩子一早就来了,全家人每天早早地下地、摘瓜、装车,忙个不停。对需要送货的西瓜,一家人将瓜装车后,运送到集镇上各家超市和摊点。无论刮风下雨,上午9点钟之前全部送货完毕,从不耽误商家售卖。由于一家人辛勤劳作,再加上重品质、重信誉,去年种瓜纯收入达到每亩2000元,总收入超过3万元。

张阿辉说,虽然去年种瓜尝到了一些甜头,但今年阴雨天气较多,西瓜地里存了不少水。虽然抽水机一直在抽水,但他还是非常担忧。“肯定不能和去年的收成相比,希望每亩地能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就行了。”张阿辉说。

张阿辉说,明年他希望能贷一笔款,将周边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再引入大棚,扩大西瓜的种植规模。另外,研究种植技术,科学种植西瓜,错开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是每个人面对困难的态度不同罢了。”张阿辉说,你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你。只要充满希望,生活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徐子勤记者陈璐文/图)

新闻推荐

摘掉“穷帽子” 穿上“富丽装”

村民在村法治文化广场观赏鲜花本报讯“不论村里还是自己家,还是干净好啊,看着村里现在恁美丽,我比吃碗肉还高兴。”7月15日,...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