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九旬农业教授,主动『请缨』顶着骄阳下田头 『与高温抢农时,一刻不能等』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本报通讯员 曹 雷

安徽日报 2019-08-04 06:38 大字

“现在的大豆亩产是200斤,用水溶肥后,我预估每亩大约能增产30斤。现在市场上,大豆的价格大概是每斤2元。照这样计算,你们每亩可以增加直接收益60元。”90岁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顶着骄阳站在地里,举着无线话筒传授着大豆高产的要诀,田埂上围起了一圈庄稼汉子。听说安农大教授要来的消息,附近几十公里村子的豆农们都赶到涡阳县孙老家村。

近两周以来,安徽省出现大范围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午后大部地区气温达36℃以上。胡承霖老人在家中坐不住了,他戴上遮阳帽、围上一条毛巾,骑上自行车去学校找领导和同事,主动请缨要尽快安排一次实地考察,指导农民如何跟高温抢农时夺丰收。

“天气这么热,您老这么大年纪,我们不放心!要不等几天温度稍微降点再去?”同事们都心疼这位急切的老人。胡承霖曾为国家粮食增产、为农民增收作出过重大贡献,不但是农业科技界的“重磅”专家,更是学校师生心中德高望重的良师。

“春争日,夏争时。抢农时对于庄稼来说性命攸关。我们搞农业的抗热抗旱抗寒,耐力也强。”胡承霖摆摆手,谢绝了同事们的好意。“年纪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宝贵。我的工作是不能停的,但这几年转向‘提质增效’了。”胡承霖乐呵呵地解释,“现在视力下降,膝关节也有点问题,所以特别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只有健康才能继续投入工作。今年小麦从种到收的关键期,我至少到乡下跑了12次。”

7月31日,经过近4个小时的颠簸,胡承霖按照计划来到了涡阳县孙老家村的大豆地里。“这两天正是大豆开花结荚期,过了这两天就来不及了。”他向记者解释道,原来在大豆开花结荚的这两天,施肥才是最有效的时期,过了这两天,效益就会大大降低。此次前来,是要现场向农户们推广一种新的水溶肥。

这种新研制出的肥料,不仅能增产,还可以直接喷洒在叶子上,对土壤没有任何污染。胡承霖说,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真真实实的收益,“ 与高温抢农时,我一刻都不能等。”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胡承霖带领团队主攻“高产创建”,使得安徽省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2016年以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他的研究方向也转向提质增效。“一是推广用水溶肥代替化肥。比如在小麦生长关键期,特别是拔节前、倒数第二叶片长出来、开始灌浆时三个关键期,直接将水溶肥喷洒在叶片上,能够被直接吸收,可以节本增效,平均每亩减少化肥使用量节本60元,产量却能提高8%至10%。”胡承霖扳起手指头介绍近年来的工作,思路清晰,精神奕奕。“二是提升小麦质量,建立优质麦示范基地,开展优质品种示范推广,目前仅涡阳县的优质麦种植就达80万亩以上,全省超过150万亩。我希望能实现‘双百’目标,即每亩小麦节约成本100元、增产100斤!农村发展好戏还在后头,农民生活未来大有奔头。”目前,这幅节本增效的蓝图已经在涡阳县初见实效。

8月1日起,雷雨悄然而至江淮大地。安徽省淮北大部分地区和江淮之间高温暂时缓解。胡承霖又开始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搞农业的最怕风不调雨不顺,风声雨声打雷声,都是我关心的话题;家事国事天下事,更是我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必须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始终站在农业科技的前沿,跟着时代走!”胡承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以前我常说要干到90岁,现在还有能力和精力,要继续干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跑好自己的最后一棒。”

新闻推荐

“八一”走访慰问

谯城区委政法委本报讯8月1日,谯城区委政法委慰问组走进十河镇路楼村,开展退役军人走访慰问活动。每到一户,慰问组与退役军人...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