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工程,斥资百亿绘和谐 □朱明光 魏云 李国庆 文/图

亳州新报 2011-08-17 01:05 大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亳州市历史上民生资金投入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亳州市从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截至今年7月31日,已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高达104.2亿元,惠及全市500多万城乡居民。

学有所教,上学不再发愁

8月16日上午,21岁的张茂飞正在皖北技校数控车床班听老师讲课,而就在半年前,他还在浙江一座城市的建筑工地上当小工。小张说,是农民工技能培训民生工程让他有了一技之长。

家住涡阳县闸北镇的张茂飞家庭比较贫困,初中毕业后就漂泊在外打工,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干最脏最累的活,而且工资很低。年初,听说国家出资补助农民工培训技能,张茂飞赶紧回家报名参加了数控车床培训班。经过半年的学习,小张已经掌握了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技术,月工资至少在3000元以上。

暑假期间,全市多个中小学校如火如荼的校安工程施工场面,成为校园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截至7月25日,全市953个校舍安全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工项目870个,面积37.1万平方米,占今年规划任务的78%。

自民生工程在亳州市实施以来,全市平均每年有60多万名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1万多名农村贫困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10多万人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国家资助,解除了莘莘学子的后顾之忧;D级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144.6万平方米;建成了913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20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组织开展各类农民培训20多万人次,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老有所养,安享幸福晚年

今年,77岁的刘之民大爷在敬老院生活四年了,生活过得很舒适。“早晚有热腾腾的稀饭、馒头、小菜,中午有炒菜,一个礼拜还改善两次生活。两人一间房,吃穿全不愁。有个头疼脑热的,院里还有卫生室。平时可以在一起听听戏,打打麻将,在这里住着压根不想回家。”刘大爷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近年来,亳州市投入资金6.2亿元,实施了10项社会保障类项目,逐渐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

在民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亳州市对农村低保实现了扩面提标,保障农村低保对象近22万人,低保覆盖面达4.2%,发放低保金2亿元;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达3.2万人,集中供养人数超过1.1万人,集中供养率达35.1%,超过了省定标准。

另外,亳州市对3600多名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基本生活费;为近6000名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发放了奖励扶助金;3.6万名重度残疾人生活得到政府救助,让城乡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体感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惠和政府关心的温暖。

病有所医,织起医保网络

日前,记者在利辛县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了前来办理新农合报销手续的农村居民秦刚。“俺只缴了30块钱,这一次看病就报销了3万块,是新农合政策救了俺一家人!”拿着3万元新农合报销款,秦刚显得很激动。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农合政策,只是亳州市社会保障事业进步中的亮点之一。近年来,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44个乡镇卫生院、1143个村卫生室、80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每年有500多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参合、参保人员受益率逐年提高。

同时,4536例贫困白内障患者享受了免费手术;对31万人给予城乡医疗救助;对1400多名重大传染病病人开展了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对5万多对准夫妇开展了免费婚检,近6万名农村住院分娩孕产妇获得补助,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使广大群众共享社会基本医疗保障。

住有所居,改善生活环境

住有所居,是民生的基本需求,群众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对于那些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来说,拥有舒适的住房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近年来,亳州市通过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帮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实现了“住房梦”。

今年9月份,身有残疾的低保户孙满意一家将从十几平方米的破房子,搬到涡北还原小区6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尝到了亳州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的甜头。孙满意对这项民生工程非常“满意”:“以前想住上小区楼房简直是在做梦,现在,是廉租房圆了我们一家的住房梦。”

近年来,亳州市已经建成廉租住房2400多套,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800套,近70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领取了住房租赁补贴,近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截至7月底,今年全市又有6484套廉租住房开工建设。

廉租房建设只是亳州市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一个缩影。自民生工程实施以来,亳州市对5项农村基础设施类工程投入了4.4亿元,完成了420.5公里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改善了广大群众日常出行条件,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31.5万农村居民告别了苦咸水、高氟水的危害,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8600余口户用沼气池的建成,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27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在构建文明卫生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让环保理念向乡村覆盖。

与此同时,亳州市的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和提高。2010年亳州市共建成农家书屋27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9个,农村文化体育工程已经成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民生工程,绘就和谐画卷

一项项民生工程,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一件件实事,如一缕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千家万户。自2007年开始实施以来,亳州市民生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群众受惠水平越来越高。

据市民生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亳州市民生工程数量从2007年的12项,逐年扩大到18项、26项和31项,今年达到33项;资金投入从2007年的6.6亿元,提高到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13.2亿元、19.7亿元和28.2亿元,今年1—7月份,已经投入资金36.5亿元。

在4年多的时间里,全市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达104.2亿元,惠及全市500多万城乡居民,人均总受益2000多元,民生工程投入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水平。

百亿元“民生大单”的注入,使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解决,从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群众生活难、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住房难等突出问题,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满意度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和谐亳州”建设。民生工程的实施,织就了一幅民生锦图,绘出了一张和谐画卷。

新闻推荐

谢广祥来亳州市 调研校安工程建设情况

本报讯(杨文刚 李刚)8月17日下午,副省长谢广祥来亳州市调研校安工程建设情况。省政府副秘书长吴行,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强陪同调研。谢广祥一...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