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野外守护电灌站二十五年

亳州新报 2011-03-07 02:03 大字

一座草棚一个家

3月5日,春寒料峭的季节,涡阳县西阳镇解沟村马庄电灌站。

叩开虚掩的木门,穿过一片梨树林,记者找到了忙于抗旱的马素堂。一身水半身泥,伸出满是老茧的大手,马素堂咂了口酒,“冷啊,我每天早晨五点钟开始抽水,手都冻得不听使唤了,只好喝口酒御御寒。” 

电灌站旁边一座漏着阳光的草棚内,锅碗瓢勺、几件简单家具映入眼帘,“这是我的全部家当,电灌站就是我的家。”马素堂爽朗地说。 

马素堂已过花甲,是马庄村的老党员、退伍军人。1986年电灌站建好后,由于在野外无人看管,损毁严重。马素堂知道后,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在电灌站旁搭间草棚安了家,维修、看管电灌站走过了25个春秋。

一心抗旱为大家

解沟村的大片麦田里,明亮亮的水在麦苗下慢慢流淌,环顾四周,记者看不到人和抗旱机械,后经了解得知,这是大水漫灌,使用的是电灌站抗旱。

解沟村一位包点干部说,用电灌站抗旱能浇透,省时省钱,每亩用的电费加上人员工资10元钱,比用其它机械抗旱节省多了,浇灌效果也好。“多亏马素堂维修看管电灌站,抗旱才这么有效果。”这位干部说。

电灌站周围的小麦油黑发亮,苗情长势好。“看电灌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应尽的义务。”马素堂快言快语。为此,多年来,马素堂从没走过亲串过友,每到抗旱,随叫随到。

今年春节,正是抗旱保苗的紧要关头,马素堂等不及家里做好饭,不顾老伴和儿孙的苦苦挽留,拎起一口小铁锅,冲出家门来到电灌站。“时间不等人呀,我哪里能坐得下、吃得下!”马素堂说。

一个站点一直守

2009年10月,马素堂浑身不适,家人带他到医院,经查发现他患了脑血管痉挛病。住院半个月里,马素堂念念不忘电灌站。“你年纪大了,在电灌站住没人照顾你,家里又不缺吃少穿的,你还在那里看啥!”老伴常对马素堂唠叨。不管老伴和孩子们怎么说,马素堂就是不回家住。时间长了,家人慢慢习惯了。

“其实看电灌站也没有人逼我,但不去电灌站,我心里就不踏实、放不下。”马素堂说。

25年来,马素堂看护的电灌站连一根螺丝钉都没少,始终保持电灌站无任何损坏。

“他几十年如一日义务看护电灌站,服务群众,不图名利,不要报酬,在每年的抗旱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地一位村民说,马素堂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当地广大干群的赞赏。

当问马素堂对电灌站还要看护多长时间时,他乐观地说,能看多久就看多久,直到干不动为止。

泥土的味道,夹杂着梨花的香味,扑面而来。那一刻,梨花美,梨花中的马素堂笑得灿烂,春天的气息强烈。寻访塞外香雪海,何处梨花最多情?此处为甚。

(耿晖 蒋庆章)

新闻推荐

涡阳拥军尚武氛围浓

本报讯(张纯洁)近日,涡阳县召开县委常委议军会。参加会议的常委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紧紧围绕开展大项军事工作、持续推进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强化率兵参建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从讲政治的高...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