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捻军在利辛的活动

亳州新报 2011-01-05 02:24 大字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源于捻子(一称捻党),捻子是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有的说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有的说出现于明朝末年,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嘉庆末年,捻子集团日多,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经常在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活动,并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冲突,后甚而起义攻城。

捻子“聚则为捻,散则为民”,号称“十八铺”,后来发展为“五十八铺”,历史学家称之为“捻党”。 1855年各路捻子会盟于雉河集(今涡阳县城)山西会馆,成立大汉国,推举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制定“行军条例十九条”,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改称“捻军”。当时,利辛县现辖区竖旗结捻者也是风起云涌。

众兴店(今孙集)人孙葵心,家贫穷。1853年,他领着饥民去当地孙财主家借粮,不但粮没借到,反而被财主捆起来送往亳州衙门。孙葵心的朋友、捻党首领龚得带人把他们救了下来。孙葵心一跺脚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龚大哥,俺听你的!”当即龚得送他一把宝剑。不久,孙葵心就领着穷苦百姓杀了孙财主,加入捻党,后来成为白旗红边旗头领。1856年随张乐行南下攻打清军,屡建战功。1857年与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会师于霍邱城外,接受太平军领导。后与张乐行有分歧,自成一军,与黑旗主刘树渊联合作战。1860年支援安庆太平军,次年安庆失守,孙葵心部败于挂车河,退驻大蜀山(今合肥西郊),遇刺身亡。

江陵台,家有两顷多地,在兄弟中排行老五,好朋好友,穷富都能看得起。1852年秋,张乐行、龚得结捻起事,江陵台在家乡张老家聚众响应,并与张乐行会合,攻打河南永城,雉河集会盟后,为白旗分旗主。江陵台开始竖旗主要以江集为中心,在方圆三十多里的范围内活动。后来人马多了,就经常到外面“打捎”(捻子强向财主借粮,近处叫“磨弯”,远处叫“打捎”),穷人参与,富人也有参与的。捻子外出时,江集的六个圩寨听练总、地保的,捻子一回来他们就不当家了,当地有六七年没缴过粮。江陵台在随张乐行与太平军联合作战中,英勇顽强,军纪严明,要求部下所到之处不准胡作非为,违者一律处死。1863年2月,僧格林沁率重兵围剿捻军发祥地,尹家沟、雉河集相继失守。张乐行率部与清军决战于张村铺,失利,江陵台等被俘,与张乐行、苏天福等人在义门集西北周营同时遇难。

另外,江集人程大伟、程大道、程大宽三兄弟,众兴店人孙四瞎、王怀义,阚疃集人刘洪立,程家集人林道修,展沟郭圩人郭明栋,苏湾枸杞园人王之重等,也纷纷揭竿竖旗,响应张乐行。1853年,清朝兵部侍郎周天爵亲自从宿州行营赶到王老人集、王市集一带,勒令“坚壁清野”,督军围剿捻党,然而越“剿”,参加捻军的人越多,周天爵因忧忿吐血而死于王市集。1898年冬,捻军再起,刘朝栋、牛世修等聚众,攻破涡阳县龙山、曹市等集镇。李门集(今张村铺南街)人李韶,阎桥(今属西潘楼镇)人阎好文举旗响应,不久,均被清政府镇压。

(曹福祥)

新闻推荐

过去五年怎么看?新的五年怎么干? ——点击《政府工作报告》

亳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张延林 摄□本报记者 朱明光■回眸“十一五”□综合实力在跃升五年来,亳州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