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今年亳州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多人,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亳州晚报 2021-11-10 09:32 大字

[摘要]今年我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多人,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3081人,超额完成培训任务。

11月2日,在谯城区大杨镇郭万村,90后小伙刘海涛一大早就在养牛场里忙碌起来,看着牛棚里的牛儿长得又肥又壮,他是打心眼里高兴。

现在提起养牛,刘海涛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在最初,刘海涛却是个养牛的“门外汉”。“2016年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我返回家乡大杨创办了家庭农场,开始养牛,由于不懂技术,很多问题在养殖过程中就凸显出来了,尤其是疾病预防方面的难题。”刘海涛说。

刘海涛介绍,自去年开始,他连续两年参加市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畜牧业养殖知识,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自己的养殖困惑,再加上自己的摸索,不断总结课堂知识和养殖经验,慢慢地养牛的“事业”步入了正轨。现在,刘海涛的养殖场存栏肉牛200余头,年出栏量超过300头,每头牛的纯利润在300元左右。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课堂上,不仅有养殖知识,种植知识更是丰富多样,还有农产品网上销售方面的电商知识。

“根据当前的土壤湿度和发芽情况看,来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在谯城区古城镇柴王村的恒正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周飞正在运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查看小麦长势。

据了解,周飞在村里流转了270亩地,一部分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另一部分种植中药材、芝麻等经济作物。“在培训课上,不仅能学到种植知识,还能学到怎么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在网上销售方面的知识。”周飞说。

“虽然村里家家户户都知道怎么种,但是怎么能卖得上好价钱,却很少有人知道。”周飞介绍,“我们的农产品虽然品质好,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效益却不高。怎么能卖得上好价钱?我在培训课堂上找到了答案,根据老师讲解,而且农场里种的有绿色无公害黄豆、黑芝麻,我申请了特色粮油品牌,有了绿色食品认证,我们的农产品不愁卖了,效益也越来越好。”

据了解,截至9月底,亳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已经开班61期,培训高素质农民3081人,完成任务的101.2%。其中,培训经营管理型人员1872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465人、产业扶贫带头人407人);培训专业生产型人员305人,完成任务的101.7;培训技能服务型人员904人,完成任务的100.4%。

(张世珍记者武景)

新闻推荐

快递企业厉兵秣马迎战“双十一”

快递企业加班加点保证服务质量李凯龙正在打包快递亳州圆通忙碌的分拣流水线刚刚进入11月份,“双十一”电商促销大战就已打...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