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新风,让清明更“清明”

亳州晚报 2020-04-01 16:55 大字

天堂宫陵园工作人员清扫墓碑陵园入口处需进行登记并检测体温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追忆亲人的传统节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清明节与往年有点“不一样”。即日起,本报推出“清明,换种方式寄哀思”系列报道,关注亳州市各界在继续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倡导尊重生命、绿色文明的清明节祭扫新风。

不闻鞭炮声少见纸钱飞

清明节将至,为防止人员大量流动、聚集,亳州市暂停组织集体公祭等活动,并积极开展代理祭祀、网上云祭祀等新的祭奠方式,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祭扫方式,市民也纷纷换种方式缅怀先烈、祭奠亲人。

3月28日一大早,记者在谯城区天堂宫陵园公墓外看到,公墓外“绿色殡葬,平安清明”的宣传标语格外显眼。陵园入口处,设置着几个服务点,所有进入陵园扫墓的市民都需要登记个人信息、检测体温,佩戴口罩,确保身体健康后才能进入陵园。

陵园内大多数市民手捧鲜花或手拿一束束用来点缀墓碑的绢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记者看到,很多墓碑前都摆放着一束白菊花或黄菊花,只有陵园的公共祭祀烧纸钱处,偶尔能见到几位祭祀的市民燃烧纸钱,然后就被工作人员迅速打扫干净。整个陵园内都鲜见随地乱飘的纸钱灰烬,更听不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现在是疫情期间,很多人随时带的都有消毒酒精,遇到明火时很容易出危险。”天堂宫陵园负责人刘华斌介绍,在入口检测体温时如果看到市民随身携带的有纸钱,会首先劝解他们使用鲜花绿色祭祀,若市民坚持烧纸钱,工作人员会引导他们到公共祭祀区,确保火苗不会引发安全隐患。

远程祭祀、代理祭祀受欢迎

除了进入陵园时检测登记、扫墓结束及时消毒,亳州市很多陵园还推出了代理祭祀、远程祭祀等新方式。

“我们今年最新推出了代理祭祀、远程祭祀的服务,让因疫情无法及时回家扫墓的人也能祭奠亲人表达哀思。”天堂宫陵园负责人刘华斌介绍,前段时间他就接到不少人的咨询,表示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回家扫墓,询问陵园能不能帮助想办法。为了解决受疫情影响无法扫墓的市民的难题,也为了避免扫墓时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陵园特意推出了代理祭祀的活动。

刘华斌介绍,客户可以拨打园区服务热线联系,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陵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选择在线办理祭祀等项目,陵园工作人员会按照客户的要求,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将代理祭祀的全过程播放给客户看,代为表达客户对亲人的思念。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亳州市福寿陵园、烈士陵园公墓等墓地,了解到亳州市多个陵园结合疫情防控形势要求,还增设便民窗口和祭扫专区,拓展网上祭扫、远程祭祀、代理祭祀等服务项目,积极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对不能到实地祭扫的群众,提供敬献鲜花、擦拭墓碑并拍摄发送实景图片等服务项目。

祭祀新形式思念情更浓

远在广州工作的亳州市市民王美林每年清明节都会回家乡来祭祀奶奶,今年看到清明节安全祭扫的倡议书后,她决定通过网络祭祀平台写下自己对亲人的哀思。

“奶奶生前最疼我了,每年清明期间为她祭祀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仪式。可是今年为了减少路途奔波中的感染风险,我决定通过网络祭祀和代理祭祀的方式表达我的思念。”王美林说,通过这次疫情让她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也更加思念逝去的亲人。虽然祭祀的方式变了,可是浓浓的思念是永远不会变的。

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些市民采取了在家祭祀的传统方法,把家谱、亲人照片、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摆好香炉、供品,祭祀先人。

市民李爽表示,虽然祭祀有了新的形式,可是她相信亲情和哀思不会因为形式而改变,采取适当方式,利用网站或移动新媒体进行传播,追忆故人留下的好家风好家训,也是一种浓情的表达。

(记者李锦文文/图)

新闻推荐

谯城区“智医助理”助力防控工作

本报讯针对此次疫情防控,谯城区使用的“智医助理”系统中的“智能语音外呼助手”更新上线了“抗击新冠肺炎类”外呼话术。...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