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脏乱差” 今日“示范村”

亳州晚报 2020-03-31 09:40 大字

村庄如诗如画,村民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本报讯金黄的油菜花环村四周,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郁郁葱葱,村内小池塘红色锦鲤游来游去,干净整洁的道路直通家家户户,粉墙黛瓦古香古色,庭院竹林围绕,苍郁古树巍然屹立,清澈的怀柴沟、广连沟穿村而过,花香鸟语闹新村……春天里的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行政村柴洼村,田园美景如诗如画。

柴洼村坐落在十八里镇的最南端,与十河镇接壤,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十年九涝,再加上这个村姓柴的较多,故名柴洼。3月24日,十八里镇党委书记颜景友告诉记者,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开展了“五清一改、建五园”专项治理行动。柴洼村党员带头,村民代表和年轻人率先实行了改厕,并对年龄较大的老人耐心做思想工作,改变其传统观念。对外出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机会进行改厕。目前全村186户的厕所全部实现了水冲式,彻底消灭了旱厕,并建了3座公共厕所。

为杜绝乱堆乱放行为,该村动员群众自发开展环境整治。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种上蔬菜、花果,把碎砖头利用起来垒起围栏,美观大方。

该村土地100公顷,目前已全部流转给企业,除种植中药材外,兴办了两个生态果园。为规范秸秆存放,要求秸秆进院,摆放整齐,现在全村没有随意堆放的柴草堆。

该村自被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以来,结合村庄的现状,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整治。硬化村内道路;铺设雨污水管网,建污水处理站;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进行垃圾分类;对农民住房进行外观改造;清理了乱堆乱放,建设停车场和小广场,方便群众锻炼;对治理后的沟路两侧、游园广场空地等见缝插绿进行绿化。

目前,柴洼村的脏乱差不见了,摇身变为美丽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不出门有菜吃、有花看,村在园中,人在花中,群众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韩东陈光付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环卫工捡到价值5000多元新手机

失主向环卫工赠送锦旗本报讯3月26日中午,市民张先生来到谯城区环卫中心,领取自己不慎丢失的华为MATE30手机,并将“品德高尚...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