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医” 编者按

亳州晚报 2019-12-25 12:00 大字

[摘要]编者按

五保老人在锻炼身体王素兰查看老人身体状况记录护士和护工们,每天会定时为卧床老人量血压大杨镇医养中心护士长王素兰陪五保老人聊天

——探寻亳州市医养结合模式下敬老院五保老人的晚年幸福“密码”

近日,“亳州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案例入选2019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充分反映了国家改革界对亳州市养老改革工作的肯定。

老有所养是关乎每个人的民生大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目前,亳州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72.8万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亳州市大力推进养老事业,逐步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日渐浓厚。即日起,本报推出“走近‘老人·家’——强‘四力’一线探访”系列报道,聚焦亳州养老服务体系,探访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展示亳州市全面深化养老体系改革成果。敬请关注。

“老有所医”更贴心

敬老院里不仅可以养老还能看病,生病的时候老人不用出院子就有医生上门服务。亳州市通过推行卫生院与敬老院融合发展的“医养结合”模式,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切实保障了五保老人的身心健康,不仅让五保老人“老有所依”,更让他们“老有所医”。

“两院合一”更省心

“要不是有了现在的好政策,我这条命早就没了,哪还能像现在这么悠闲啊!”12月10日,在谯城区大杨镇中心卫生院敬老院的院子里,五保老人贾广志听着戏曲晒着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虽然已是冬季,这个院子里的绿植依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现年71岁的贾广志2008年就入住了敬老院。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敬老院里发生的喜人变化:“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以前觉得不愁吃喝就很满足了,现在不但有人伺候着吃、伺候着喝,没想到连看病也不要跑腿了!”

就在去年,大杨镇被列为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模式试点,抽调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袁德清担任大杨镇敬老院院长。进驻敬老院后,袁德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院里的五保户进行全面体检。

体检中,发现贾广志的胰腺周边有肿块,医生怀疑是肿瘤,就立即通过绿色通道联系上级医院,推荐贾广志到市级医院复诊。经过检查,被确诊为胰腺癌。由于发现及时,癌细胞尚未转移,手术后,贾广志身体恢复状况很好。“敬老院帮我捡回了一条命。”贾广志说,现在他逢人就夸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他们晚年无忧。

2018年初,谯城区以魏岗、古井、大杨三镇作为先行试点启动敬老院移交卫生院管理工作,探索“医疗+养护”、“两院合一”的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新模式,并对这几个敬老院进行了改造升级。

如今,全市农村敬老院已经全部隶属卫生院,实现了医疗资源的进一步整合,让五保老人不仅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依和“老有所医”。

在老人们的房间里,记者看到,每个房间不仅配备了空调、床头应急呼叫系统,而且设有独立卫生间、坐便器和无障碍化设施等。

袁德清介绍,结合“医疗+养老”模式升级改造后的大杨镇中心卫生院敬老院,除了居住条件更加舒适外,还建有医疗、娱乐、餐饮等功能区。其中,医疗区设医务、药房、护士站及心理咨询等科室,开展医疗、康复、体检、护理、中医适宜技术等服务,配有各种抢救药品和设备。

67岁的李兴坤老人右下肢关节坏死,且患有高血压,生活不能自理。对于无儿无女的他,独自居家生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在敬老院里,他不仅生活上有人照顾,就医看病也更加方便。

“每天都有护士定时把每天要吃的药送来,然后测血压、测血糖。护工随时会给我换衣服、换尿垫,就算有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吧。”李兴坤告诉记者,他在敬老院已经住了五六年,去年卫生院的进驻,让他在享受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看病也有了保障。

袁德清介绍,年龄渐长的五保老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龄和突发重病的老人,普通敬老院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和医治条件,往往会延误第一抢救时间。而卫生院的医疗卫生资源充足,能够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对突发疾病也能够及时发现、救治。

“财政兜底”更放心

“入院的很多五保老人都患有各种慢性病,以前需要经常往返于医院和敬老院之间。实行‘医养结合’试点以来,老人的小病小痛可以在敬老院就医,慢性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在院内进行康复和理疗,突发重病的老人能立即送到上级医院就医。”袁德清说,通过“两院合一”,使各种资源得到整合,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77岁的失能五保老人李传礼,患有慢性肺心病及下肢骨髓炎。老人下肢出现坏疽,严重溃烂。了解到老人虽然有一个侄子,但经常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卫生院医生立即上报当地政府,经过甄别,李传礼符合失能五保老人入住条件,入住了大杨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每天为他精心治疗。一段时间后,老人的伤口逐渐好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目前,亳州市实际入住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1583人。部分老人经精心医疗照护后能够基本自理,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入住率、满意率大幅提高。通过这一兜底政策的实施,失能五保老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障得到加强。

据了解,亳州市将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医护设备等硬件设施设备,开辟失能老年人照护区域。计划到2020年底前,不能自理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确保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本报记者李锦文蒋海涛文/图)

新闻推荐

买到伪劣产品 欢迎举报投诉

假冒伪劣现象成投诉热点遭遇这些违法行为可举报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市场迎来销售旺季,食品、服装、家电等商品也开始了各种...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