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线基层所队“五优保障”工作常态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安徽法制报 2019-12-17 11:36 大字

□李天宇

今年以来,省厅警务保障部,以“四实四用”为标准,围绕实战,优化保障,在全省公安机关完成“有可口饭吃、有热水洗澡、有备勤室休息、有条件清洗警服、有场地设施学习锻炼训练”的“五有保障”建设基础上,建立派出所、刑警队、交警队等基层一线所队在人均公用经费、警用装备、执法执勤用车、基础设施建设、后勤服务五个方面全面优于机关的“五优保障”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所队“五有保障”向“五优保障”提档升级,但是由于各地基础设施、经济条件、警力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如何持续推进“五优保障”工作的常态化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谈下做好一线基层所队“五优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一、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经费保障力度有差异。在这二年的“五优保障”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县(区)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县(区)局的理解不同,导致各县区局争取到的建设资金差距较大,地方财政的支持程度直接制约了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2019年度有的单位建设费用没有列入年度预算,有的单位辅警伙食费没有单列,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五优保障”的全面落实。

(二)基层所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所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各项管理机制没有落到实处,内部管理不尽如人意,个别所队“五有保障”建成之后出现反复,个别单位对“五有保障”的重大意义理解不够,存在“差不多”思想,工作中仅满足对照文件标准照章办事,缺乏灵活性,与民警实际需求存有距离,仍有巩固提升的空间。

(三)建设标准“一刀切”有待改进。“五优保障”的一些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忽视了现实条件的制约,部分措施难以实现或者难以长期坚持。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做法使得相关工作容易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四)各县(区)警保部门力量不足。当前新形势下的警务保障工作,工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大量增加,警保工作已经由传统的“账房先生”转变成财务、装备、应急物资、后勤管理等多层级、现代化的综合管理部门,由原来的要我保障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围绕实战、创新机制、主动服务、靠前保障的精细、精准化管理方式,警保部门警力不足问题于是相对突出。亳州市各县警保部门民警普遍在5-6人,而各县民警、辅警均超过1000人,基层所队数均在50个左右,很多警保民警又是“半路出家”,应付大量的日常性工作实在是捉襟见肘。二、如何开展好“五优保障”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五优保障”工作的开展既是公安部、省厅爱警暖警的具体措施,又事关广大民警的切身利益,也是新时代发展对警保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一项“解警忧、暖警心、聚警力”的惠警工程,牵涉到广大民警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县(区)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工作滞后的县(区)局要加强与所在县(区)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各级政府多种形式的支持,“五优保障”把 工作落实好、建设好。(二)强化内部管理。硬件是基础、管理是根本,各级警保部门要抓好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落实,确保“五优保障”常态、长效。各级警保部门在“五优保障”建成之后,要继续倾听民警意见建议,日常工作中多开展调查研究,力争解决几个基层单位反响集中的实际问题。(三)加强督导检查。市县两级警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督察检查,在设施设备配备、内部管理情况、相关机制落实等方面开展重点检查,采取明查暗访、民警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每季度对县(区)公安机关基层所队的“五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开展一次巡查,确保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同时协调督察部门,将“五优保障”情况纳入督察部门日常检查范畴,通过专项督察和业务检查的形式,将相关问题发现在平时、解决在平时,推动“五优保障”和“五有保障”常态长效。

(作者单位:亳州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

新闻推荐

整改真刀实枪 问责动真碰硬 亳州市以环境问题整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我市以环境问题整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