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亳州城区古桥

亳州晚报 2019-08-16 08:24 大字

虽然年代久远,石桥看起来依然坚固桥面上光滑的石板充满沧桑感

石桥悠悠渡行人

穿城而过的涡河水和亳州城区大大小小的水系上横跨着许许多多的桥,近几年修建的商合杭高铁跨涡河大桥更是成为涡河上一道夺目的风景,而就在高铁大桥北岸不远处,蜿蜒流入涡河的汤陵沟上,一座不起眼的小石桥,可能是亳州城区最古老的桥。

沿着亳州市区魏武大道桥北岸、汤王陵公园南侧的沿河路向东走,便进入了望汤阁社区棚户区拆迁改造范围,往前走不远就是原亳州烈士陵园,陵园门前向北有一条小路,汤陵沟和这条路平行向前延伸,再前行一百多米,便是东西走向的陵前街,一座小桥横跨龙须沟两岸、将陵前街连接了起来。

小桥是一座单孔桥,七八米长、不足四米宽,由青砖砌成的桥身工整完好,给人以坚固之感。俯身看去,水面之上的孔壁平整光滑,线条流畅,显示出建桥的工艺水平。桥面上横向整齐地排列着长方形的红石、青石块,石块表面看起来非常光滑,足以显示其年代的久远。桥面两侧有砖砌拦墙和铁栏杆,明显和桥的主体材质不同,应该是后期增加的。

由于桥面中部鼓起,呈弓状,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来到桥上时,均放慢速度,小心通过。

“建桥的是一位道人”

“沟里没有水的时候,能看到桥洞下面铺的也都是大石块。”家住桥西的72岁老人文立才说,从前没有空调,他和邻居们夏天喜欢拉着席子到桥洞下面乘凉,桥下不仅凉快,而且没有蚊子。至于桥的修建年代,老人表示,他爷爷当年从河南开封逃荒来到这里时就有这座桥了,“一二百年应该有吧。”老人说,以前桥的拦墙比较矮,经常有人从桥上掉下去,两三年前有关部门加高了桥的拦墙。

由于棚户区改造,陵前街周边的房子几乎都已经拆除了,只剩下沿街的门面房,在街上经营小卖部的夏秀英正悠闲地听着唱戏机里播放的戏曲,虽然87岁了,老人依然声音洪亮,思维敏捷。她说,自己小时候是童养媳,七八岁就来到这里居住了,她的奶奶活到八九十岁,也说不清桥是什么时候建的,只是听奶奶说建桥的是一位道人,“这座桥八成是亳州最老的桥了。”老人推测。

屡过重车很忧心

关于石桥的年代,市文物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石桥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亳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将这座桥列为文物普查点,但是并没有考证到桥的具体建造时间。对于“亳州城区最古老的桥”这一说法,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没有刻意地进行比较,目前看来可以这样认为。

由于棚户区拆迁改造,近来有不少渣土车、挖掘机等大型车辆从桥面上行驶,附近的居民对此有些担心,怕这些重型车辆会压坏石桥。“虽说桥用了几百年,看起来很坚固,谁知道会不会压坏呢?”一位居民表示。对于居民的这种顾虑,谯城区汤陵街道望汤阁社区负责人表示,本来这些车辆是从魏武大道走的,近期魏武大道修路,施工车辆行走不便,便抄近道从石桥上走了,接下来会和施工方沟通,让他们尽量避免从桥上经过,保护好这座方便居民通行的古老石桥。(记者路振杰文/图)

新闻推荐

欧阳修的亳州诗情

◎王世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篇《醉翁亭记》脍炙人口,大多数人都知道“醉翁”欧...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