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桑灵津渡 □魏 斌
原灵津渡浮桥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上古时期,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先人们尚不能掘地为井,要解决饮水问题,只有傍河而居。
傍河而居,虽然解决了饮水问题,但一条横亘在眼前的河流,隔断了沿河两岸的交通与交流,河南岸北的诸多活动,变得如此不便。
为解决渡河问题,人们首先发明了木筏和竹筏。《论语?公冶长》有“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的“桴”便是人们渡河用的小筏子。后来由于生活、交通和贸易等活动的需要,才逐步学会在河道上架桥。
一条涡河把亳城分为河南、河北两部分,虽说居民和商贸多集中在河南,但河北“涡河近城北一带有商贾、百货所聚集”。据道光五年(1825)《亳州志》记载,时河北共有街巷47条。光绪二十年(1894)《亳州志》载河北仍有街巷19条。所以要沟通涡河两岸交往,断不可一日无桥。
涡河上何时有桥,尚不得知。现存文献中记载涡河上最早的桥,算是灵津渡桥了。该桥始建于何时,原名叫什么,已无从考证。据光绪《亳州志?重修永清桥碑记(三)》载,“亳……与豫州接壤,山陕通衢。为往来商贾、四方宾客之所毕集。其横亘北关外者有涡河,架木为桥,以资利涉。宋时号灵津渡。”由此可知,北门外涡河上原有木桥一座,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真宗皇帝谒太清宫莅亳城路过该桥,赐名“灵津渡”。这也是目前所知灵津渡桥的最早名称了。
唐朝时,亳州已是“天下十望州府”之一,至明清时期,更是闻名遐迩的通都大邑,商业十分发达。作为沟通涡河两岸的纽带,灵津渡桥上“轮蹄络绎,踵接肩摩,利赖久矣”。桥为木质结构,河水长期侵蚀,每天人来车往的压力,加上涡河涨水的冲击,数百年来,桥体屡坏屡修,名称屡修屡换,有记载的几次大的修建有:
明嘉靖年间,亳州刺史范旸主持改建灵津渡桥,民间由此称灵津渡桥为“范公桥”,以昭示范旸修桥的功德。
清康熙三十年(1691),“黄河溃决,亳先被灾,桥不能支。”黄河泛滥,殃及亳州,冲坏范公桥,行人来往不便。亳州知州朱之琏命行僧如意募捐,重建该桥。州人善士田维贤捐银3000两,扬州兴化人季大有捐修了桥的中段,其余的钱款由州人集资,历时9年方完工。竣工时唤为“人和桥”,后为铭记众人捐资修桥的善举,遂更名为“普济桥”。
康熙五十九年(1720),普济桥由于年久失修,木梁腐烂。在当地孝子武举人李长桂的倡议下,重新修建了大桥。雍正三年(1725年),大桥因火灾毁坏,李长桂又主持进行了重新修建。李长桂,康熙戊子科武举。生母早亡,继母抚养成人。继母亡,李长桂守墓三年,朝夕饮泣。乾隆元年(1735)举孝廉方正。时为亳州有名孝子。
乾隆四年(1739),“涡水暴涨,挟黄流而下”,桥木及垒石皆被洪水冲走。百姓以舟渡河,时常因拥挤而掉入水中溺死。至乾隆九年(1745)十一月,才由知州朱扆劝捐修复告竣,改名“永清桥”。
乾隆二十六年(1761)七月,“河南杨桥河大决,挟黄河之水并入涡河。一昼夜间水高数丈,两岸居民半成巨浸,桥随浪滚,彻底漂流。”乾隆年间的这场洪水,彻底冲垮了永清桥,隔断了涡河两岸百姓的往来,时任亳州知州的王鸣率本地士绅募银元2.7万两,命大学士王士英担纲,于当年秋兴工重建。历时4年,建成9孔大桥。大桥跨河106.9米,以巨木为梁,桥桩打入水下数米,桥台全用砖石砌成,表面用巨石封固,桥面较以前增高5尺,甚为坚固,因其规模大而称之为“大桥”。据说桥两边建有房屋店铺,行人过桥而不知是桥。大桥建成后成为亳州一景。清徽州人詹介堂有诗云:“灵津渡口姿春游,云剪轻罗护翠楼。西指太平桥外路,小桃花溪郑家洲。”太平桥,在灵津渡桥西,连接北关姜市街和涡北三圣庙街,嘉庆十五年(1810)修,解放初有木桥,大寺闸蓄水后废。郑家洲,即现在的郑店子景区。此诗正是站在灵津渡桥向西眺望,涡河美景尽收眼底的写照。
乾隆四十三年(1778),洪水再次将永清桥冲毁。亳州绅士何天衢“联巨舰数十为浮桥。修绠铁环,淇涛中如履平地。”乐善好施的乡绅何天衢独立出资,在被冲毁的永清桥处用铁链连数十艘大船建起浮桥。至清末民初,灵津古渡再无大规模建桥之举。
民国26年(1937)冬,民国县政府征派民工重建灵津渡大木桥,历时6个月落成。桥全长120米,跨17孔,桥台、桥翅均采用厚度1米的片石垒砌,并用1:2水泥砂浆灌浆,同时增高桥面。不久毁于战火。
民国33年(1944),汪伪县政府又投资410万储备票,将涡河大木桥改建成160米的14孔木桥,1957年因遇特大洪水而毁。行人往来,或靠浮桥,或假船渡,勉强维持通行。
1981年,县财政拨款23.5万元在灵津古渡口建造铁浮桥1座。该桥由淮河轮渡公司荆山船厂设计承建,由60节梯形浮筒组成,长200米,桥面宽5米,全用优质花纹钢板铺成,两侧设有护栏,各节浮筒之间用铁链相连。中跨设有8米长活动板面,用动力关启,以便利船只通行。
1999年,古井集团投资1500万元,民众捐资100万元,重建灵津渡大桥,该桥位于原灵津渡桥旧址东,仍沿袭古名灵津渡桥。
从真宗赐名至今,灵津渡桥历经了1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尽管桥的结构从木、石、铁索到现代化钢筋水泥,名称从“范公”、“人和”、“普济”到“永清”,这座不知留下多少代亳州人的足迹、承载多少亳州厚重历史的桥梁,仍然发挥着沟通涡河两岸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亳州志》(光绪二十年本)
2.《亳州市志》(黄山出版社,1996年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1日,市教育局、工商局、城管执法局、谯城区教育局成立联合督查组,继续对城区部分社会办学机构进行督查。督查组一行在市区10余个住宅小区及主要街道,联合督查了民办教育机构中是否存在聘请...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