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开创新生活

安徽日报 2020-12-01 06:46 大字

“楚村镇浩宇服装厂地址在赵圩村,招聘平车工100名、后道工10名……”今年11月以来,蒙城县楚村镇浩宇服装厂负责人赵友军通过各种途径发布招工广告。浩宇服装厂被县残联认定为阳光助残基地后,他充满了干事创业的劲头,生意越来越红火。

今年41岁的赵友军肢体二级残疾,2015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不甘贫困的赵友军申请5万元扶贫贷款购置20多台缝纫机,在家里做服装加工。他将最初只有两三人的制衣小作坊,发展成承接外贸订单的大车间,携手其他贫困残疾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在我这里上班,按件计工资,每人每月能拿到两三千块钱。工人可以随时接送孩子上下学,上班挣钱两不误。农忙时还可以回家种地。”赵友军说。目前,在赵友军服装厂打工的贫困群众有20多人,其中身患残疾的9人。由于服装厂带贫效果明显,2018年,蒙城县残联奖励赵友军2000元,鼓励他继续创业。今年,他的服装厂被县残联认定为阳光助残基地,获得4.5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赵圩村刘翠翠和丈夫都是聋哑人,不能外出务工,生活拮据。她希望到服装厂打工,赵友军爽快地答应了。上岗之初,赵友军靠比划教会了她裁剪缝制衣服。

即使遇到经营困难,赵友军也没有放弃贫困户。2017年,新招的工人都是新手,做出的衣服不合格,为了保证质量,赵友军不得不将这些加工好的不合格衣服重新再做一遍,整整一年没挣到钱。“我们代加工的服装订单,大部分都是出口产品,要求较高,制作难度较大,残疾人虽然经过培训,但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商家的要求。”赵友军说,面对生产出的产品与质量要求之间的差距,他没有半句怨言。今年,他顺应市场需求,改变经营思路,开始承接帐篷、狗窝、拖把等加工难度不大的外贸订单。

“希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都能到我的服装厂打工,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赵友军说。

新闻推荐

冬季招聘 助家门口就业

11月16日,开喜门业和金盛开祥家纺两家企业工作人员在蒙城县乐土镇建明村向前来应聘的人员介绍企业运营情况。蒙城县乐土镇...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