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舞“龙头” 闯出一条致富路

亳州晚报 2020-11-30 08:04 大字

如今的李大塘村环境明显改善工人们正在李大塘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内忙碌

李大塘村位于蒙城县小辛集乡南2公里,过去村民主要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2016年7月,小辛集乡党委、政府超前谋划,以该乡李大塘村为中心——北至集镇规划区,南至南洛高速,西至黄莲沟,东至蒙阚路,着手兴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如今,李大塘村借力“四带一自”政策,加大土地规模流转力度,依托一批龙头企业,成功开辟出了一条致富路。

村容村貌发生喜人变化

漫步在李大塘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造型别致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在浓浓绿意紧密环绕下,白墙黛边的鲜明色调游走在村落街巷,道路两侧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古色生香。一条晶莹的小河穿过村庄,蜿蜒地流向村口。

几名村民在村内的小广场旁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一片欢声笑语。谈起村子的变化,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现在的村庄跟十几年前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哪想过村子能变这么漂亮。”村民郭秀英说。

李大塘村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过去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种植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庄环境更是脏、乱、差。“我们村1958年实施黄莲沟疏浚工程,1976年实施胜利沟疏浚工程,1980年实施农村通电工程,告别‘煤油灯’时代,1995年在村里修铺了第一条柏油路。”李大塘村村委会主任李文兴见证了村里的每一个变化。

面对一穷二白的村情,村“两委”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村庄富起来、美起来。2010年起,该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优势,探索推进“一块田”,由原来的每户地块较多且零散、不利于耕种转变为统一合并成大地块,进行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推进产业发展。

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位于小辛集乡李大塘村的“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是最早“筑巢”小辛集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企业。该企业是由下岗女工陈文芳牵头创建,现有企业拥有蔬菜原料基地8000亩,主要种植西兰花、荷兰豆、黄秋葵、油菜花、小菘菜、甘蓝等十多种农产品,产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亳州市集农产品种植、加工、贸易、研发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企业分别与邻近的郭湖村、辛集社区两个贫困村签订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协议,共使用扶贫资金320万元,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2.4万元,195户贫困户从产业分红中获得收益21.6万元,很多村民在企业的蔬菜基地、工厂务工,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收入。

连日的阴雨天气,让蔬菜基地变得有些冷清,但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的蔬菜加工厂内依然热闹。“在这里工作,离家近,一天就工作八个小时,一个月工资三千三,每个月还能休息四天。”贫困户王胜文在公司做锅炉工,现在已实现了稳定脱贫。

“未来三年,我们将把基地扩大至两万亩,增建青贮饲料厂、养牛场、有机肥厂,发展特色养殖业,利用沼气池堆肥等生态循环农业方式,将基地打造成集生态循环农业、健康、环境保护、绿色食品展销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循环农业休闲综合体,届时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增收。”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文芳坚定地说。

产业集聚铺平致富之路

随着企业的入驻与蓬勃发展,借助“一块田”便于农户耕种、利于土地流转的农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业示范园里的聚集效应加速蝶变。很快安徽天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尚长河果业公司等企业纷至沓来,产业集聚效应蔚然成势。目前,农业示范园里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一年四季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小辛集乡李大塘村内已有五个产业示范基地,主要集聚绿色蔬菜、经济果木、优质药材、生态循环养殖和特色农产品培植五大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400余万元,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2020年,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达到50万元以上。

该村先后获得第一批安徽省宜居村庄、省级森林村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李明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告别“白色污染” 环保增收双赢 亳州市大力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我市大力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