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好最前沿的“哨兵岗”

亳州晚报 2020-03-03 09:57 大字

梁保友送科室护士出征武汉

“您有哪里不舒服?”、“有哪些症状?”、“有没有疫区接触史?”……这是在发热门诊每天都能听到的对话。疫情发生后,亳州市各级医院第一时间设立专门用于排查疑似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新冠肺炎发热门诊。

决不误诊一个病人,决不遗漏一个疑似病例,做好抗击疫情的“哨兵岗”,成了蒙城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发热门诊负责人梁保友的诺言。

一天休息四个小时

新年之前,新型冠状病毒突然袭来,正在陪着读初三女儿领期末考试通知书的梁保友,接到医院通知后,来不及回趟家就立刻赶回了医院,守在了发热门诊的阵地。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24小时以院为家的日子。

梁保友介绍,发热门诊是判断发热患者是否是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关卡,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疫情开始后,发热门诊除了常规的诊室外,还增设了有武汉接触史的发热门诊。

因当时对这个病毒大家都不了解,梁保友在组织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防疫培训的同时,还担负起了武汉接触史发热门诊的诊断工作。“疫情开始前期,我不放心让科室其他人去武汉史发热门诊接诊,我得先探探路了解下情况。”梁保友说,那段时间按照要求,其余科室遇到的发热感冒病人都要到发热门诊治疗,最多时候我们一天要接诊100多个病人。

一直到后来大家对于防疫工作逐渐了解,各医生开始在武汉史发热门诊值班。即便如此,梁保友仍不能放松,每天不仅要对病人进行会诊,还要统计所有接待病人的资料,记录他们的家庭住址,发热时间,行动轨迹,然后做出总结向指挥部汇报。最忙碌的时候,即便24小时吃住在医院,梁保友一天也只能休息四个多小时。

一个“疑似”都不能漏

为避免交叉感染,梁保友和护士长每天都亲自对医护通道地面及环境物表进行清洁消毒,切实把防控落到实处。患者进入发热门诊后,24小时坚守岗位的分诊护士,立即为未佩戴口罩的患者配发口罩并安排到专门的隔离诊室、血液检测室。

“我作为发热门诊的主任,即便不用坐诊的时候,医生遇到疑难病例喊我,我也得随叫随到。”梁保友说,为了避免有医生随时喊他诊断有武汉史的疑难病例,他一旦穿上防护服就不舍得脱下,在隔离区内做其他工作时,也是穿着防护服。

有一次,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的忙碌工作后,梁保友突然有些头晕。当同事搀扶他,让他休息时,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一个防护服得几百块钱呢,脱掉太浪费了”。一句看似轻松的玩笑话,伙伴们却都听哭了。

“发热门诊是专门用于鉴别和治疗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专用诊室,也可以说我们是确诊病例最前沿的哨兵岗。”梁保友说,他的原则就是决不能从他这里漏掉一个疑似病例。

“疫情不走我们不退”

梁保友说,发热门诊除了看诊外,最关键的是对病史的采集,时间节点很重要,还有就是做好登记和传报工作,因为有“传染可能”,一定要守住每个环节,不让任何一个疑似病人脱失。

“一旦有疑似病例被漏诊,出去后接触其他人,造成病毒传播,这个后果简直无法想象。”梁保友说,从疫情开始后他就始终绷着一根弦,有时候做梦都会因此突然惊醒。

疫情发生后,梁保友还写下前去武汉支援的请愿书,请愿书上写着“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党员就要带好头,关键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不退缩”。可由于其担任的岗位责任大,请愿书没被批准。

在送科室一名护士支援武汉时,梁保友红着眼眶表示,无论是前往武汉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医院,大家的愿望都是打败疫情,共同等待胜利的到来。“疫情不走我不退,这是我身为医生和共产党员的誓言。”梁保友说。(记者李锦文)

新闻推荐

减少疫情对脱贫的影响,再加把劲!

卢毅(左)到李华家走访,发现她家的养鸽场地都已经建起来了卢毅(右)到贫困企业走访,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