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就在城边上

亳州新报 2019-07-09 09:06 大字

◎马杰

家在东,城在西,两地相距五十里。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让我每一次从蒙城县城回家,和从老家——王集乡马圩村回县城可是犯了不小的难。现在交通方便了,驾着车从安驰大桥向北500米转向东一条直路即可到马圩,快则十几分钟即可到家,说吃饭再往家赶都不会掉饭眼里。

记得上初中时,父亲带我第一次出远门,到蒙城。没有车,全程都靠两条腿,来到北关看到节制闸和过船闸,心里忐忑不安,两腿直打软。因为事前父亲曾给我讲过蒙城闸是用水泥修成的,这让我一次又一次联想到家乡冬季清鱼塘甩塘泥的情景。塘泥乌黑油亮的,软软的,甩上岸的塘泥堆积多了直往外溢,所以我心里犯起嘀咕,假如这一脚踩下去会不会陷下去?后来这个故事我不止一次地在朋友圈里讲过,一帮城里见多识广的朋友笑得合不拢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今年已六十四岁,写一篇歌颂伟大祖国的文章应该不成问题。因为这六十几年我是见证者、亲历者,更是一位建设者和受益者。新中国刚成立一穷二白,民不聊生。因为旧中国留下的满目疮痍,灾害频仍、积弱和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是伟大的共产党带领人民不屈不挠奋发进取通过一个又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不同阶段的目标,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恢复到一个可以得温饱的目标。回顾七十年的奋斗历程,让中国发展最快的是改革开放这40年,40年改革开放要数后10年,后10年里理所应当是近5年。一些新产品、新知识、新程序不仅自己不会,连听人讲的都很少,感到时代发展的快速列车就在眼前。

话说回来,我的家乡——马圩,就是一县一乡一地发展变化的缩影。马圩没有山,也不靠水,马圩称得上是蒙城的“老少边穷”地区之一。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建设,如今蒙城已跻身全国文明县,安徽省文明示范县的行列,我的家乡马圩村也搭上发展的快车。

首先是路,国家实施村村通,2005年先修通了移村向北到马圩的水泥路,后来又修通了王集到马圩的柏油路。经过后来改扩建,标准大都改为6米宽的水泥路,修路一开始群众集资参与,后来全是国家投资,走在平坦的乡道上,真是心旷神怡,游目骋怀。

再就是水,2014年,我的老家实现了集中供水,村建供水站,水龙头一拧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已取代老井水的糟泥味。过去一个村民组几十户人家到一口井里挑水吃,我家离井最远,担满一缸水,需要跑好几趟。后来打压井,一遇旱天水位下降就抽不上水,这种地表水污染严重,长期饮用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还有电,农村通电30多年了,但是早期线杆、电线、变电设备不匹配,农村仅照明用电也难保证,缺电停电是常态。这些年经过农电改造升级,三农用电急剧飙升,空调、冰箱以及加工厂,一批实体需要足额电力保障。村街实现亮化,文体广场夜幕降临,华灯璀璨。打工回乡的青年寂寞难耐,他们追求文化生活和夜生活,于是村里也办起了小酒馆、歌舞厅、美容美发和极速网吧……

以前农村卫生条件差,老百姓习惯了多少年不改的“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现在每个村庄都配有负责任的保洁员,结合省里“三线三边”治理,一些散落在田间地头、荒沟野塘的农药瓶、农药袋以及难分解的包装材料进行定点回收。既有利环保,又能实现水清岸绿环境美的宜居条件。

村里还有文化活动室、娱乐室、图书室,有专人负责,乡村书屋不再是聋子耳朵——摆设。各种实用书籍,颇受农民欢迎。几位退休教师自发组织书画创研,一批向往艺术的群众,求中堂、写婚嫁对联、上梁对子、祝寿对子,忙碌得不亦乐乎。喜欢戏曲和歌舞的年轻人自发组织演出队、文艺队,经常受邀为喜事助演,很受群众欢迎。

马圩村距离县城的距离不会变,但是县城大了,道路好了,时空距离缩短了,好像就在城边上,现在环境变美了,老少爷们富裕了,乡村生活质量提高了,村中有雅,雅中有趣了,于是赋诗一首。

建国七十年,生活沧桑变。

农耕丰产乐,户均一块田。

低保解贫困,医保帮病残。

种田得补贴,养老有家园。

华屋红楼接,爱车林间穿。

农家喜无限,国梦小康圆。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