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打造“私人订制”

亳州晚报 2018-11-16 10:00 大字

杨三军正在锯木头,准备做蒸笼杨三军做蒸笼和木桶的技术在当地广受好评

选用三九天砍伐的树木,阴干后经过劈、削、据等工序,圆形木器不用榫卯和钉子,依然能严丝合缝。在蒙城县,杨氏勒木厨具制作技艺曾红极一时,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这门老手艺又焕发了生机。

老手艺传承三代人

蒙城县的老北关南依钟鼓楼大街,北临涡河老码头,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从老北关庄子牌坊往西大约100米处有三间民国初年的老瓦房,这里就是杨家老木匠铺子的所在了。老北关杨家木匠铺子以生产加工勒木厨具为生计,主要加工一些木桶、木盆、蒸笼等圆形的生活用具,民间又称为圆木匠活计。

“杨三军做馍笼、水筲最拿手,他爷爷以前就在这北关三河街做活。”当地一位居民笑着说,老杨家的店以前在这里特别热闹,上门买东西的人很多,如今,铺子搬到涡河路那边去了。

在涡河路竹竿园3巷杨三军的铺子里,墙上挂满了斧、刨、锛等工具,地上放着半成品的馍笼。杨三军正低着头专心地锯一块木板。

“都是别人订制的,不敢多做,怕不好卖。”杨三军说,别看东西不复杂,但做起来费时费工,“很多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还得有经验,我们这手艺已经传了三辈人了”。

精益求精出精品

据介绍,圆木匠活计分劈、削、锯、铲、拼、钻、篾等工序,制作的各种圆形木器里透着精巧与神奇,每一件圆形器物里不用榫卯和钉子,却能把一块块木板严丝合缝拼接成一个圆形器物,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圆”的智慧。

勒木厨具第一道工序是选料,主要选三九天砍伐的桑、柳、楸、椿、楝等硬木料。“这些树好勒制、好做、树性稳。”杨三军说,做的成品对人体也没有伤害。

选好料子后,要用大锯子解料,而后长期放置于阴凉处阴干才能使用。就拿做蒸笼来说,勒圈是最基础的工作,把解好的木板放在勒圈炉上烤,借助热劲把直木板勒成圆形。把勒好的木圈按不同尺寸锯开叫作撕圈,撕好的大圈就作为蒸笼框架用,撕出的小圈就作为笼牙和箍条备用。

撕好的大圈按照量好的尺寸用木钻打眼,再打上竹钉穿上枇绳就成为一个360度圆的笼圈。当五层笼圈做好后,就成一个整的圆柱体,这时候笼圈是紧密契合的,不用工具撬,人力是难以打开的。这时候用刨子进一步把笼圈表面推刮光滑,放入水中浸泡,从而使笼圈在投入使用后不会变形。浸泡一天一夜后就可以上箍条了,上下两道箍条可以对笼圈起到加固和保护的作用。

装笼把是整个蒸笼最核心最关键的步骤,笼把是一屉蒸笼最着力的部位,装不好不仅使用寿命短,还会从笼把缝隙处漏气。杨三军首先比照笼把顶端在笼圈上画好半圆,用特制钻锯挖成和笼把顶端一样大的洞,然后比着笼把弧度反反复复挖里口大外口小的圆弧洞口,最后用锤子打木把使其实在,直到另一端能抵住对称笼圈,再装另一端的笼把,这样保证既坚固又不会漏气。装好笼把紧接着就下垫子,垫子与笼牙形成一个槽口,刚好用来装篦子。下垫子看似简单却十分容易装坏,干了几十年木匠活的杨三军的大哥就装坏了一个。

“这个要是俺父亲看到了,我肯定要挨揍的,罚跪一夜。”杨三军的大哥说,父亲的规矩大,干不好就得挨打。他们兄弟就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掌握了勒木的精髓。

费时费力收益小

杨家勒木厨具制作技艺,是杨家数代人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它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蕴含着蒙城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审美意趣,承载着蒙城人生产生活的印记,是蒙城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圆木工艺、圆木器具盛行的时期,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塑料、铁、不锈钢等材质的发展和普及,圆木器具的市场越来越小,杨氏圆木工艺也一度中断。进入新世纪,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一些天然的原生态的生产生活用具逐渐受到追捧,逐渐步入老年的杨氏兄弟又重拾老手艺,间断做一些圆木工艺活计。“做这些东西费时费力,加工一屉蒸笼差不多得一个星期时间,价格也相当昂贵,买家不多。”杨三军说,圆木老手艺因不足以养家糊口,年轻人多不愿意接手这项费时费力又难学的活计,因此杨家圆木工艺传承起来较为艰难。

杨三军打算明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建立杨氏勒木厨具传习基地,开辟固定场所开展传习活动。然后注册商标打出品牌,开展以老手艺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肯定不希望这门手艺在我们手里失传了”。

(侯纯顺 记者 蒋加磊)

新闻推荐

亳州市收到中央第三生态环保 督察组转办环境信访件16件

本报讯10月31日起,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开展为期1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督察期间,督察组坚持边督...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