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劳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安徽日报 2018-07-31 10:26 大字

张永生

近期,网上流传一对小夫妻结婚三年厨房只用过一次的热帖。你嫌我不会做饭,我嫌你灯泡都不会换;你不理家务,我沉迷游戏,本该美好的婚姻一拍两散。惋惜之余,有人感叹婚姻终究抵不过酱醋油盐,也有人直言不讳,劳动这一课早该补上了。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两口不会打理家务,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密不可分。报道中说,他们从小都被“宠坏了”,结婚前都没有做家务的习惯与经验,两人谈婚论嫁时,因为都不会做饭,双方父母竟然决定让小两口轮流到自己家中解决吃饭问题。这听起来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但细想似乎合乎情理,父母当初没教好,现在当然得负责。

或许,上述事例只是个案,但不重视乃至忽视子女劳动教育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妨问问周边家里有未成年子女的朋友,是不是有意识地让孩子干些洗碗、拖地之类的家务,能不能抽时间教他们做饭、煮面这样的技能?近日,东南某省教育厅专门出台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指导意见,要求用3年时间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的氛围,正从另一个角度折射了劳动教育的缺失。

劳动教育为何“短腿”?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在家庭、在父母。不少父母对子女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看不得他们受一点累、吃一点苦,哪怕这些劳动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哪怕是他们到了应该学习生活技能的时候。当然,舐犊之爱外还有现实考量。面对子女考分的压力、升学的焦虑,不少家长盘算,与其让他们在学做家务上花时间,不如见缝扎针多做几道题,至于生活技能什么时候学都不晚。殊不知,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劳动课回头再补要费大周折。 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东方神童”,因生活无法自理被中科院劝退的故事殷鉴不远,其母亲“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的忏悔更是发人深省。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恐怕不仅仅是考一所好大学,读一门好专业,找一份好工作,而是提升人的教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社会进步做贡献。它一方面需要播撒知识火种,引领人们走向光明与真理,另一方面则要培育技术技能,提升人改善生活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而劳动正是其重要内容和途径。如果说人没有知识引导就可能做行动的莽汉,那么没有技术技能培训则难免成知识的奴隶。所以中外很多教育家提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呼吁父母不要忽略日常生活尤其是劳动中教育子女的意义。有见识的父母总是鼓励、引导子女参与劳动,让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为独立自立做准备、打基础。

话到此处,笔者不由想到最近舆论热议的《感谢贫穷》一文作者、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大的河北女生王心仪,从小学开始就在父母指导下承担家务,经常下地做些农活。又想到媒体报道陕西延安一个“耕读”家庭“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现象,这家父母的培养心得之一就是言传身教,要求子女们早上与父母同时起床,假期、周末至少要抽出半天时间跟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今年6月,笔者探访蒙城县葛寒寨村发现,这个总人口3000余人的皖北村落,一直坚持弘扬“耕读文化”,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向社会输送了230多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其中不乏硕士、博士。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种教育方法很“土”,实际上它饱含着对教育真谛的领悟并给人启发。育人如育苗,懂行的人在移栽温室幼苗前,都会给小苗进行“耐寒锻炼”,从而提高成活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这句话,历来受人推崇。人生的路很长,生活充满挑战,父母很难照顾子女一辈子,很多事情父母也不可能包办。说句不大中听的话,在有些问题上,父母的爱多一分,对子女的害就可能多一分;在有些事情上,父母放手迟一日,子女的独立自立就会迟一日。趁着子女还小,让他们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多掌握点生活技能,这才是父母大爱与负责的体现,而子女一旦明事理时自然会感激。

新闻推荐

蒙城公路分局配合省局开展桥梁检测

7月25日,蒙城公路分局配合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隧道巡检工作组,对分局管养的国道G237常兴大桥、陈桥进行了外业检测...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