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7月,淮南10名大学生在参加的蒙城县乐土镇双龙社区支教活动中,通过与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书信往来,对小朋友们进行心理辅导,化解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郁结—— 百封书信
本报讯(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在手机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写信,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最为“奢侈”的交流方式。然而在这个7月,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的10名大学生,却采用这种保护隐私并富有温度的方式,和蒙城县乐土镇双龙社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上百封书信往来。
“黄老师,你已经连续三年来我们这里了,头两年你都陪我们玩,这次你当队长了,跑来跑去好像很忙,也不陪我们玩,我们很生气,我们希望多和你聊天”7月18日,在双龙社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的大学生黄玉杰将一张密密麻麻写满文字的信纸递给记者,在这封信上,署名为紫怡的小朋友写出了大量的心里话,她希望黄玉杰能够多陪他们玩耍、多和他们说说大学里的事情。
黄玉杰打开自己的手机,翻出一封“寄”出时间为7月13日的回信照片,在这封两页长的信纸上,黄玉杰开头便写道“对不起,我错了,你说你喜欢跟黄老师聊天、喜欢黄老师陪你们玩,老师心里很开心,黄老师也喜欢跟你们聊天。”之后,黄玉杰描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并寄语紫怡,希望她努力学习,将来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记者了解到,为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促进农村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在蒙城县乐土镇双龙社区连续多年开展了“青春烛梦,伴爱前行”支教活动。今年7月中旬,这个学院的师生再次组团走进双龙社区,开展为期近20天的支教活动。活动中,支教团队除了围绕课业、身心安全等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和活动外,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信里有话对你说”的交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通过写信打开了心扉,一些面对面不敢说、不好意思说出的话全部在文字上呈现了出来。大学生们则通过这些信件,深入了解到了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和排解诉求,他们在回信中,一一进行了回复,并在生活中侧重安排了有关扩展活动,来对小朋友们进行心理辅导。截至7月18日,这里的留守儿童和大学生们已经互通了上百封信件,一些长期盘踞在小朋友内心深处的郁结得到了有效化解。
图:小朋友们排队投出自己的信
新闻推荐
近日,亳州市连续的高温天气虽然给户外活动的人们带来了不便,但蓝天白云也给城乡景色增添不少迷人的色彩,空气指数明显改善。...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