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广军:28年坚守病虫害防治第一线
谢广军(右)在病虫防治第一线
每年为林农挽回60多万元损失
12月25日晚,太阳渐渐西沉,忙碌在林间地头的蒙城县森防站站长谢广军仍在与林户交谈着病虫越冬情况。每天日出而作,日落晚归,有时为了一项试验,两个多月都不曾回家。28年间,谢广军总是重复着这样的生活轨迹。
杨树病虫害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杨树草履蚧防治技术推广项目、杨树天牛工程治理项目、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美国白蛾普查等,这些由他承担的国家、省、市、县级项目,谢广军一刻也不敢松懈,始终坚守在病虫害防止第一线。
上世纪90年代,杨树草履蚧危害开始在蒙城发生,并快速蔓延。由于防治效果一直不理想,广大林农损失严重。此时的谢广军也早已开始关注杨树草履蚧危害的发生,并一直在研究防治方法。
2003年,谢广军大胆做出尝试,带领森防站全体人员承包了小辛集乡牌坊村6000多棵杨树草履蚧防治任务,开展有偿技术承包防治。
“研究中我们发现,这种疫虫都是每年的五六月份下树产卵,卵虫长成后再爬上树危害林木。我们就决定在它下树后,想办法增加树木的光滑度,让它上不来。”谢广军说,给树抹机油、缠塑料袋等方法都用过了,虽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光滑度不够,部分疫虫还是能顺利上树。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试验,谢广军终于和队员们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即:在若虫上树时,缠透明胶带阻止若虫上树,每天及时消灭环下若虫。到了5月中下旬,利用成虫交尾后下树产卵的习性,组织人力集中消灭透明胶带环上与树体成虫,再把林中枯叶、枯草集中起来原地烧掉,除去枯叶、枯草中若虫。并对虫口较多的林木,喷洒触杀性能好的菊酯类农药,消灭树体与地面若虫。
2003年起,全县普遍推广了这项缠透明胶带防治杨树草履蚧技术。粗略估计,每年可为林农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
面对枯燥无味的试验俩月未归
1999-2002年,谢广军又主持了蒙城县省级杨树天牛工程治理项目。在工程治理期间,他成了所有人眼中最忙的人,每天手不离笔,脚不离田,调查虫情、设计方案、试验推广,最终指导群众采用插毒签、人工击卵、捕捉成虫、根部注药、叶面喷施化学农药等方法,有效地防治天牛危害。
谢广军还与省森防总站、省林科所试验用生物农药微胶囊剂防治天牛成虫、幼虫试验。“为了使试验更科学有效,设计方案时,他请省业务专家进行专门指导,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在那里一干就是两个多月,认真地进行着枯燥无味的试验,硬是他的这股认真劲,使试验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谢广军对工作的“痴”迷,被同事李海涛看在眼里。
后来,该项技术在全县得到推广。该项目在谢广军的组织下,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验收。因工程治理成效显著,谢广军被评为省林业厅“先进个人”。
边陪孩子做作业边研读新技术
每天与农田和疫情打交道,骑着电动车说走就走。在别人眼中,森防站的工作又脏又累,而在谢广军眼中,一天不下去,他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我们的工作很多,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夏季疫情防治、冬季虫情调查,平时还要做好技术指导、疫情预防等,这些都是技术活。疫情在不断更新,防治技术也得跟上,所以,我也在不断学习中。”谢广军说。
记者了解到,谢广军在工作之余,除了完成自己的专业自学考试外,每天还会研读大量专业书籍,查阅最新疫情和防治方法。在他的卧室床头,放置最多的就是书籍。每天,谢广军总是很晚才能从田间回到家。晚饭后,他坚持每天一边陪孩子写作业,一边拿起专业书籍痴迷地研读,有时连孩子请教他学习上的问题时,也很难打断他的思绪。
从参加工作至今,谢广军已在森防站工作了28个年头。期间,因工作出色,先后获得了十多项荣誉。面对这些,谢广军笑着说:“我干工作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信任我的林户。”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蒙城县三义镇坚持信访工作“控增量、减存量”的要求,对一些突出的信访积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信访责任包保制度、领导接访制度、带案下访制度、集中会商制度以及限期办结制度,扎实做好信访积...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