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凡人善举 凝聚大爱 9月份亳州好人事迹点评

亳州新报 2017-11-08 09:45 大字

孝老爱亲好人韩涛助人为乐好人牛峰助人为乐好人王玥孝老爱亲好人施小利

孝媳病床前彰显榜样力量

近日,经过亳州好人评委会评选,2017年9月份亳州好人名单揭晓,他们分别是孝老爱亲好人施小利、韩涛,助人为乐好人牛峰、王玥。

“过去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现在俺床头不仅有孝子,还有孝媳、孝孙和孝闺女!”这是蒙城县楚村镇卢沟村67岁的过之利老人直肠癌手术卧床8个月后的肺腑之言。

继2004年老伴患肺癌不幸去世后,过之利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经历了数次化疗和三次大手术后,他于2016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我活着这样受罪还不如死了算啦!”老人当初常这样自叹。“您只要有一口气,俺兄弟姐妹几个摔锅卖铁也得给您治,再忙再累也得把您护理好!”老人的四个子女在病床前口头表态,并且各自信守着“一替一个月轮换尽孝”的承诺。

“老人手术后的第一个月我带头护理。”大儿媳施小利说,她当时在外地打工摘茶叶,便向老板辞工回家照料老人。因丈夫身患胰腺炎,护理老人的事全都由施小利来做。老人吃饭时,她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喂;老人手术后安装的是“假便道”,排出的屎尿都由施小利及时清理掉,屋里和床上没有一点异味。施小利既要照顾患有胰腺炎的丈夫,又要护理卧床的公爹,农忙时忙于田地,农闲时还想出门打工多挣些钱接济家用,这位1983年出生的农家女用弱肩挑起家庭重担,感染着家人。

施小利已上七年级的儿子和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也成为孝敬爷爷的好帮手。“我下地干活,都是两个小孩在家照料,能递杯茶水和陪着说说话。儿子还被学校评为‘美德少年\’呢!”施小利高兴地夸赞起她懂事的一双儿女。

婆兄弟过小锋和妻子席淑亚夫妇特别敬重这位嫂子,在护理老人生活上也争先不让。“尽孝回娘家,吃住一个月”,施小利的婆姐过艳、婆妹过英也算着护理老人的日子,一旦轮到她们便主动“回娘家”到病父床边尽孝,从没推托或耽搁过。施小利弱肩挑重担,带动家人孝敬老人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并影响着亲友乡邻,被当地村民称赞。

亳州好人评委会点评:

施小利用纯朴善良的言谈举止影响着身边的家人,并让孝老美德在村庄传承,更让“孝媳床头教子传美德,闺女娘家尽孝树新风”的这样一段佳话,在亳州大地传扬。

孝老爱亲好人韩涛:

六旬夫妇分居照顾父母和女儿

韩涛的父亲20多年前身患帕金森综合征伴脑血栓后遗症,肢体活动受限;母亲90多岁高龄,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常年需要人照顾;小女儿韩诺不知何故从五楼坠下,五六节颈椎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瘫已达7年之久。涡阳县新兴镇兴南村年已六旬的夫妻二人两地分居,在“孝老”与“爱亲”的使命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感人的道德故事。

婚后的韩涛、张玉侠夫妇,上照顾老人,下养育子女。四个子女先后考取了理想的学校,替自己圆了大学梦。然而,2010年3月10日的黎明时分,小女儿韩诺不知何故在合肥某小区从五楼坠落,导致第五、第六颈椎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断裂。经过两个多月三家医院的辗转治疗,韩诺的命保住了,但高位截瘫,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为此欠下的20多万元债务,夫妇俩至今尚未还清。

张玉侠带上截瘫女儿搬到合肥儿子家中,一边护理女儿,一边照看孙子,兼任全职保姆。韩涛留在老家照顾两位年过九旬的老人。两位老人,一位身患帕金森综合征伴脑血栓后遗症,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最为纠结的是,遇到老人生病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韩涛真有点力不从心。兴南村距离新兴集镇10多里,他在家服侍好父亲,又要赶去医院护理母亲,一天要来回几趟跑。还有几次,父母双双入院,韩涛干脆就把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强力支撑。

有人问韩涛,一辈子这样过后悔吗?韩涛坚决地说:“照顾自己的父母儿女,有什么后悔的。自己活一天就要照顾他们一天。”

亳州好人评委会点评:

年近六旬,却长期两地分居,为了分别照看90多岁高寿且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母和一个高位截瘫的女儿,在“孝老”与“爱亲”的使命中,年已六旬的韩涛夫妇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感人的道德故事。用满满的正能量诠释着老子故里道德的精华,为道德之乡再添道德佳话。

助人为乐好人牛峰:

乡村医生真情诠释为民情怀

提起利辛县巩店镇卫生院院长牛峰,了解他的人,都会从心里感到由衷的佩服。现年42岁的牛峰遇到有困难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经常给敬老院等贫困老人义诊并赠送钱物;25年来,他乐于助人,垫钱给贫困村民看病金额达10万元之多。

2013年5月,禽流感流行期间,牛峰不顾个人医疗风险及时自己拿钱垫资,为村里一位患有重症肺炎的五保户到阜阳市办理住院手续,使其通过隔离治疗20多天转危为安。2014年11月28日,他果敢担责,临危不乱,科学抢治,带领医护人员使一名命悬一线的患儿转危为安,为将其送到邻市的医院抢救赢得了时间。

牛峰总是尽力资助家庭困难群众,尽其所能为群众减免注射费、诊疗费,垫钱给贫困村民看病金额累计达10万元之多。他说:“不管病人怎样、有没有钱,我都要先把病治好。”他常给张村敬老院等贫困老人义诊并赠送钱物。

在发现张村镇刘土楼一位肺癌患者治疗资金周转不开时,牛峰及时借给他2万元治病。第二年,这位患者病危时,牛峰去其家里探望,又给患者的3个孩子每人100元,并说:“那2万元钱我不要了,以后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会想办法尽力解决。”

25年来,牛峰每年志愿义诊服务300人次……他以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感动着西淝河岸边,更感动着香椿之乡的父老乡亲。那满科室的一面面锦旗、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对他仁心医者、悬壶济世的真诚嘉奖。

亳州好人评委会点评:

治病救人,表现出的是慈悲同情之心;救死扶伤,始终坚守的是“悬壶济世”的信条。他在平凡的职业上,用汗水、用青春、用热血,诠释着“敬业、诚信、友善”;用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的大美道德风范;用医德、人品树立了最美乡村医生的形象。

助人为乐好人王玥:

高铁列车上挺身而出救伤患

2017年8月26日上午,一名老人在上高铁列车时不慎失足踩空,左腿踩进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缝隙里,由于伤口较深,血流不止。列车乘务员收到老人的求救后,紧急用广播寻找乘客中的医护人员。坐在本次列车上的王玥等三名来自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医护系的老师立即起身,迅速前往救援,使老人不断出血的伤口得到了控制。

当时,王玥等人正坐在从南京开往西安的G1886次高铁上休息,听到广播后迅速起身,找到了那名受伤不断流血的乘客。伤者是一位60岁左右的女性,当时她脸色苍白,左侧裤子已经被血浸湿。

王玥等人立刻把伤者扶进了残疾人卫生间检查伤口。老人伤口长达5厘米,深2厘米左右,呈“肉外翻”状,且不断流血,王玥判断很可能伤到了分支的小动脉或小静脉……

为了避免失血性休克和感染等更坏的情况发生,王玥戴上口罩和手套,利用列车乘务员送来的急救箱,对伤者进行紧急止血,先用碘伏给伤口进行清创、消毒,然后上了止血药,盖上敷料,并用软绷带对受伤老人进行包扎……经过20多分钟的紧急救护,老人流血不止的情况得到了初步控制。

老人得到紧急救助后,希望回到西安后再去就医。王玥告知老人,她的伤情比较严重,现在只是暂时止血,需要及时送医治疗,在到西安的5个小时里,可能会出现出血性休克或感染等更严重的情况。随后,王玥等人找到列车乘务人员及旅行团负责人,告诉他们老人需要进一步止血和救治,要求在即将停靠的商丘站将老人送医。于是,乘务人员拨打了120,与商丘站方面进行了联系。10点30分左右,列车停靠商丘站,王玥等人将受伤老人送上了120救护车,并与医务人员进行了详细交接。受伤老人与列车乘务人员不停地向王玥表示感谢,乘务员还请王玥对救助过程做了简单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王玥现任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医护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护理教研室主任。与她共同参与救助的另外两位老师,分别是该校医护系针灸推拿教研室主任陈静、医护系主任罗海燕,三位教师是去南京校企合作单位看望本校实习生后,从南京返程到商丘,再转车回亳州。在整个救助过程中,他们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有网友将他们在高铁救助老人的事发布在网络上时,引来不少网友的称赞。

亳州好人评委会点评:

危机的圆满解决,来自于王玥过硬的专业知识,更是来自于她的仁爱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做着不平凡的事。王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合格党员,什么是优秀教师,什么是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者。

新闻推荐

“幼有所育”,让孩子们“好入园 入好园” □本报记者 郭玉岩 文/图

孩子们正在看幼儿图书幼儿园的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新建的蒙城一幼分园外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