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半数耕地被流转出去
加强政策引导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近年来,亳州市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服务,进行实践创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截止到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8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
近年来,亳州市先后出台了《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015年,亳州市出台《亳州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实施细则(试行)》,对在2014年间,凡在亳州市范围内从事标准化黄牛养殖、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或优质水果标准化种植的合作社,只要土地流转面积300亩以上,且流转合同规范、期限3年以上,每亩给予400元的补助。同时,各县区也都分别出台了政策,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为了解决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流转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亳州市积极探索“政银保”模式,即实行“保险+银行+政府”三方共担风险,贷款本息若出现损失,实行5:2:3比例分摊。截至6月底,全市共贷款出单162笔,贷款金额8118.48万元。其中,农民合作社12笔,保险金额1463.72万元。同时,涡阳县探索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截止到6月底,该县已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692笔,贷款3475万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土地流转进程。
加强主体培育 增强土地流转动力
市县两级政府都把培育土地流转主体作为重要抓手,实行奖励扶持政策,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土地流转主体的培育力度,不断增强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开展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家庭农场”评选活动,并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颁发奖补资金。近年来的新型农民培训,重点面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各县区都按照“懂技术、会管理、经营水平高、规模较大、能带动产业发展”的要求,选择了一批流转大户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引导土地流转。目前,全市50亩以上种粮大户4172户,规模种粮面积146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种粮大户115户,规模种粮面积21万亩。全市家庭农场已发展到3405家,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10652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管理服务 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化
各县区依托农经部门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为流转双方提供政策咨询、合同备案等服务,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依法规范有序进行。蒙城县积极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了流转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养殖户信息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蒙城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为土地流转提供快捷服务。涡阳县建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将区域内农村土地、集体林权、集体资产等流转信息搜集上报。涡阳县石弓镇、城东街道办事处两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平台成功交易,涉及农村耕地236亩,交易金额20多万元,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流转交易,激活农村要素市场。目前全市县乡两级普遍建立了流转服务组织,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
加强实践创新 丰富土地流转形式
在推进土地流转的同时,亳州市不断探索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途径、新思路。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托管”服务,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等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户的土地进行代耕、生产资料代购、代为播种、代为抢收庄稼和田间管理,有效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市土地“托管”面积26.4万亩。在蒙城县开展了“一块田”试点,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将村民组的土地互换合并为每户一块地,目前,蒙城县全县94个村、4124个村民组、18.3万农户完成了“一块田”互换并块工作,涉及二轮承包人口74.67万,合并承包面积165.61万亩,占全县承包土地面积90%以上,彻底破解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耕地“细碎化”问题,为农业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陈显锋)
新闻推荐
凝心聚力 跨越赶超 杜延安参加利辛、谯城、涡阳、蒙城代表团讨论时要求
本报讯9月21日,杜延安先后来到中国共产党亳州市第四届代表大会利辛县代表团、谯城区代表团、涡阳县代表团、蒙城县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讨论市委、市纪委工作报告,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建议。汤涌在谯...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