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航拍《合肥超级全景》
[摘要]——“裸婚创客”杨伟涛的100个昼夜
温热的夏风裹挟着湿气不紧不慢地吹进窗来。梅雨季许久没有星光的夜晚,杨伟涛还光着膀子在电脑前修图。
荧幕上斑驳的光将爱人的面庞染成了彩色。靠着床头等待入睡的妻子王荣荣习惯了夜晚的沉默。这是杨伟涛辞职创业后,夫妻俩共度的第100个昼夜。透过这张专注的面孔,王荣荣望见飘窗上那只银色的方盒子,里面装着一只会飞的“四脚”。她有时会吃醋,因为“老公走到哪里都捧着它,比对我还亲。”
住10平米合租屋的创客
这间10平米的合租屋,是夫妻俩在合肥的“婚房”。每月房租700元。一床,一桌,还有一组落地的双门大衣柜。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全没有。
情人节领证后的一个月,这只“四脚”的无人机走进了小两口的生活。身价过万的它,是屋里最值钱的“大件”。但总得给走路留条道儿吧。最终无人机的栖身之所安在了飘窗上,与电磁炉、锅碗瓢盆睡一个“大通铺”。
刚搬进来的时候,小两口曾试图多要一张吃饭用的方桌,但被房东以“一床、一桌、一柜”是标配,拒绝了。等房东走了,半天的功夫,王荣荣发现,杨伟涛用捡来的木地板做桌面,木板条做桌腿儿,再层层裹上透明胶带,竟也“粘”出一张小方桌。
90后、蜗居、城市裸婚族、创业者……在所有的身份标签里,杨伟涛只在乎后者。
在本科毕业后的一年时间里,他曾辗转嘉兴、扬州、合肥三地。“现在无人机航拍火到不行。”大学时就爱好摄影的杨伟涛和室友一合计:要不干脆自个儿创业?
“上回租的一个大套被隔成了14间出租屋,这里只隔了6间。”刚洗净的被套麻溜地从王荣荣纤长白皙的手指中,服帖地折成一个长方块。屋子虽小,却被她拾掇得干净明亮。小姑子就住隔壁的房间,王荣荣说,剩下4间出租房还挤着6个年轻人。
在过去的100个夜晚,这间西南角上的出租屋常常最后一个熄灭窗前的光亮。
拿结婚礼金作启动资金
王荣荣和杨伟涛是在老家蒙城县相亲认识的。在这之前,她的相亲对象里没有一个人表示会选择创业,只有杨伟涛是个例外。认识后的第二年,今年春节,两人在蒙城老家办了喜酒,来了合肥。
辞职后,第一笔启动资金是购买无人机的费用。杨伟涛瞒着家人从给女方的礼金里拿了一万块,再凑上之前的积蓄,网购了一台“大疆精灵4”无人机。
“既然家里有一个人有理想,那就支持他干呗。”王荣荣觉得杨伟涛是潜力股。他身上那股子冲劲才是最打动她的。
网购记录显示,这台无人机在3月28日送抵这间10平米的出租屋。那天晨光从飘窗东角斜泻进来。杨伟涛围着包装箱绕了一大圈,才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封。
穆香坤是睡在杨伟涛上铺的兄弟。两人是大学四年的室友,更是毕业后联手创业的合伙人。他俩一起从网络公司辞了职,共凑了一万八,一头扎进无人机航拍。他太了解杨伟涛的做事风格,要么不干,要干就拼尽全力。
从无人机到货之日起,两个小伙儿就给自己立了规矩。每天早上八点,只要不下雨,就在经开区莲花路一处废弃的工业园碰头。在黄绿相间的菜畦和荒草之上,无人机盘旋时发出的嗡鸣不绝于耳。菜农们总能瞅见两个“高个儿”在这里练飞。从春寒料峭到雨生百谷,脱了厚外套,露出白臂膀。
在合肥首推“航拍毕业照”
只一个月的功夫,两人就晒出了“非洲黑”。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儿,都只剩下120斤不到。
“飞”的功夫是练成了,可接下来呢?杨伟涛不作声,王荣荣也不多问。一直蒙在鼓里的父亲却透过儿子的QQ空间看出了端倪。
“你到底在做啥?小飞机干嘛的?”
“我辞职了,想自己创业,搞航拍。”
瞒不住的杨伟涛只好道出实情。真相揭晓,电话的两头,立着一对寡言人。
杨伟涛不愿意把烦恼带回家里。闷声不吭的时候,他多半在自我消化。他和穆香坤在暗中寻觅航拍工作室启动后的第一桶金。
日子慢慢到了五月,大学校园里,别宴将至,离歌渐起。杨伟涛注意到一组网上热传的“航拍毕业照”。绿荫操场上,一群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平躺在地,头脚相接,摆成一片云朵,聚成一颗爱心。无人机从空中掠过,“咔嚓”,定格下匆匆那年的瞬间。
“这活在合肥还没人干。”杨伟涛起了兴致,先用网上的案例做了一个H5的航拍毕业照模版,然后再找摄影工作室洽谈合作。
一个32人的英语班首尝“航拍毕业照”。第一次组织航拍有点混乱。无人机电池的续航时间只有20分钟。他们需要先通过地面指挥,摆出一个大致造型。待无人机升空后,再对照取景框快速微调。
2小时,用了4块电池,只完成了8个镜头、10分钟视频,杨伟涛对“首秀”不算太满意。不过当航拍毕业照制成了电子相册,英语班的孩子们沸腾了。当天,他们的创意毕业照就刷爆了安农大的校内朋友圈。
两个月拍出“合肥超级全景”
只两个月的功夫,航拍毕业照的这阵旋风,就从安农大,刮遍了合肥各大高校。火红的毕业季,杨伟涛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预约订单,算算差不多净赚了两万。工作室的创业团队也从他和穆香坤,扩大到了5个人。
但这并不是杨伟涛今年上半年最轰动的一件事。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之后的一个决定会迅速将他的团队捧成“网红”。
这个点子来源于团队里的“新鲜血液”王诸沛,一位经验丰富的地面全景摄影师。王诸沛认为,工作室要发展,就必须打响知名度。没有宣传经费,更没钱投广告的他们,只能靠最硬的拳头——作品说话。他提议做一组全面展示合肥城市风貌的“航拍超级全景”。
杨伟涛听着听着就嗨爆了。
刺眼的大太阳下,他们背着20多斤的摄影器材,舍不得打车,全靠公交和双腿。“不知道累,也时常忘了饿,就觉得未来很美好。”创业的激情流遍了杨伟涛全身的血液。
5月31日,是第一版《合肥超级全景》上线的日子。两个月,他们背着无人机,遴选拍摄了五里墩、步行街、天鹅湖、逍遥津、中科大等50多个城市地标。随时刷屏的杨伟涛注意到,每周持续更新的《合肥超级全景》总点击量已破23万大关。
创业不止 不诉离殇
果如预期,凭借《合肥超级全景》他们又火了一把。该是小规模庆祝的时刻了。
入梅的当天,在临近明珠广场的一家自助烧烤餐厅,团队里的多数小伙伴齐聚于此,王诸沛却没来。杨伟涛做东,50元一位的自助,虽没有现切的三文鱼,但对这群创业中的90后已是一顿奢侈的大餐。
在六月高校“毕业季”结束之后,杨伟涛和他的团队面临着急切的转型。“合肥超级全景”之后,还想拉些赞助继续推“安徽超级全景”……
撤下了第20个盘子后,杨伟涛默默地给妻子剥开一颗又一颗透亮的荔枝,算是因长久奔忙忽略她作出的补偿。“团队里的王诸沛走了。”杨伟涛憋了好久才低声说道。
6月底,他们自己的航拍工作室已经完成了公司名称预备审核。而此时,这个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创业团队,正第一次经历重大的人事变动。
执拗的杨伟涛在挫折面前很少选择绕道或放弃。窗外暗夜中的暑热,像一口焖锅,酝酿着梅雨季将来的暴雨。他猛吸了一口饮料,忽忆起电影《致青春》里的一句话,特提劲儿。那是老张在大学散伙饭上吼出的一句宋词——“陪君醉笑三万场,不用诉离殇。”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徐颖奇 文/图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