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与天地同德的农耕生活 □张学沛

亳州新报 2011-06-22 01:27 大字

当你的目光触及这组剪纸艺术品时,或许你会产生一种遥远而切近,陌生而熟悉,普通而震撼的情感,因为你重新看到了那个史无前例的“昨天”。

“昨天”,农民手中牵着自己的牛,扛着自己的犁,拉着自己的板车,摇着自己的耩子,割着自己的麦子,掰着自己的玉米,弹着自己的棉花,吃着自己的粮食,而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却是中国即将步入崭新的大时代的象征,是中国人走向富强的象征。然而,这一最为中国农民难忘、最具历史意义的农村真实,多年来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却很少见。

或许,这组剪纸画所反映的是你的曾经,抑或是你的父辈或父辈同辈的曾经。但这些“曾经”因当代艺术的求新,求时尚,求作者个性张扬与超前,求“大师”之位,过分追名逐利而把那个并不前卫的“昨天”忘了。而未曾忘记的仍是农民。农民不懂艺术,但“昨天”却是他们饭后烟前常说不厌的话题。

或有人说,这些作品不正是大家、大师反映当代的手笔吗?让你意外的是,这些作品的作者只是一个农民,更让你意外的是,这位作者还算不上普通的农民,他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傻子,一个智商仅相当于8岁普通儿童的成年人,一个音残人,一个不懂心机,不谙世事的人。他不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不懂什么是高度概括。他的所有作品皆是他的所见,皆是对原生态的白描。

缘何一个音残人,一个不懂心机,不谙世事的人,一个智商仅相当于8岁普通儿童的人,能有如此意境,能有如此手笔?这是因为他的心底渊封着一片恒久清纯无染、无伪的原真之境,这境界既无自我展现,也无他人窥视,开启这片原真之境久封的锈锁的就是连山堂主人——一位名叫张真的年轻人。

张真出生于庄子故里的安徽省蒙城县,1996年安徽大学毕业后,不商不农亦不仕,志与庄周结缘,意循大道,创连山堂一叶世界,承万象本始之真。二十年研庄,二十年书画,二十年蜗居,行不言之教,满堂弟子皆聋哑。然而,在这里无求而自有,无执而自成。走进连山堂,于人,无级别,于艺,无高低。画者泼墨以洗心,云笔撷清芳。音残人以意为的,以目为剪,以心为法,破字裁画,埏埴造像,为千佛、为百圣、为道众、为仙神、为走兽、为飞禽、为鸡鸭、为牛驴、为田畴、为路塘、为禾菽、为农耕、为生活。大千万象皆在一纸、一剪、一笔、一团泥之中。

有人问张真,对音残耳聋人,虽可手语交流,但又如何注入情感,使他们明白内涵、意境,让他们个个拥有如此高超的艺技和境界呢?

张真是这样说的,正因为他们是聋哑人,是古之今人,今之半人。聋哑人少受社会虚浮、凡俗的污染,更无时下追风艺术的影响,他们一如远古之人那样的单纯,没有心机、智伪。与今人相比,他们缺失了现代生活观念、理想、妄想、贪欲的思维基础,没有了这份基础,就没有为实现这份基础追求相配套的心机、智伪。更无名利追逐的种种方法、手段。他们不仅是直观上的生理缺陷,更重要的是智伪的缺失,而在音残人的思维领域中,仅存的是他们自己也未进入的质朴、原真之境。他们需要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教他们些什么,而是如何打开那把于真伪之界久久渊封的锈锁,关闭心机、智伪、虚浮的通道。在敞开的原真之境,让他们自我自由展现,所展现的也必然是清、是纯、是真、善、美。这是正常人、智慧人与音残人(包括智障人)大不同之处,这就是完整与缺失的差别。音残人的艺术描述没有高于生活,而是源于生活的本真,而这一切浑然天成的自然描述是清水芙蓉、是素面朝天,是一些正常人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不愿如此做也不敢如此做的。但是,当普通人,文化人,艺术家们,面对音残人在自己的桃花源中,复制自己亲历的桃花胜景用以表达的剪纸、泥塑、卮画、国画时。或许你只能言不由衷地告诉自己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永恒。

张真说:“在连山堂带着一群音残人,他们称我是老师,其实他们的老师,是他们的心,是自然的真实。是他们的内外造化。我只是一个开锁者,引导者,是伴着他们临天摹地的人。”一片树叶的内涵要从物种起源探究,一个文字要表达的是沉甸甸的历史,一纸剪影所诉说的是一段社会的真实变迁,是清纯无饰心灵的敞露。而一片树叶,一个文字,一纸剪影所负载的正是人与自然,万物生发意义上的全部内涵,是皇天后土之上为人类遗存的天书密码。这一切,正等待着社会中人,人类的智者,摈弃欲、妄的一半,参与音残人的另一半的开发、破译。

连山堂本次奉献的是音残人剪纸作品的农村一系。以后还将有卮画、国画、泥塑等陆续推出。通过本次和以后的连山堂音残人作品展示,使这些作品成为音残人、智障人与正常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使正常人对这一群体重新认识,对自我重新认识,对艺术本质、艺术价值、艺术走向重新认识,从而对人的心智有些启迪作用,这也算是连山堂创建的初衷与夙愿吧。

前日,连山堂主人约我为这一农村生活组图配写文字,我欣然应约。连山堂主人独具慧眼,因为我也是一个地道农民,文不懂规,看什么写什么,诗不懂韵,充其量只能写个打油诗。而我虽知不合格而欲为之,是认为能给这些不是大师的大师作品配文,当是极大的荣幸。因之,更不敢惺惺作态,咬文嚼字而有污清白。配文若有不当,能给予一些批评,将是对我为文不足勉强为之不安之心的一种慰藉。

新闻推荐

城关镇 学先进 共发展

本报讯(高建)6月26日,蒙城县城关镇召开党建工作及庆“七一”表彰会。会议对4个先进党支部、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40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城关...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